登录 | 注册 | 在线投稿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2024-03-29
星期五
 当前位置:首页 >> 理事会 >> 个人作品 >> 正文
弘扬传统文化 滋养司法良知
时间:2014-05-28 17:24:48    作者:鲜亚勇    来源: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法院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响亮提出“弘扬中华文化”,明确要求“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为人民法院的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当前,如何学习、运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滋养法官良知,提升司法道德,促进政法核心价值观的树立,实现司法公正,是人民法院必须认真探索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对于人民法院而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深刻领会和全面践行“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核心价值观。“忠诚”,就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这是政法干警的政治本色;“为民”,就是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切实做到执法为民,这是政法干警的宗旨理念;“公正”,就是公正执法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这是政法干警的神圣职责;“廉洁”,就是清正廉明、无私奉献,这是政法干警的基本操守。简明的八个字,是党和人民对政法队伍的基本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内在灵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政法领域的集中体现,是广大政法干警必须自觉坚持的共同价值取向。

从人民法院队伍建设的实际出发,深刻领会和全面践行政法核心价值观,必须以司法道德为支撑,以司法良知为前提。“忠诚、为民、公正、廉洁”,作为政法核心价值观,实质上是政法干警道德的外化,说到底是政法干警良知的飞跃。众所周知,道德作为人们共同遵守的生活准则和行为规范,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先天之德。这是与生俱来的善良禀赋和分辨善恶的能力,就是孟子讲的“所不虑而知者”的良知;二是后天之德。这是在良知基础上,经过文化教育而形成的善良品质,表现为一种分辨善恶的判断能力和弃恶向善的自觉行为。可见,良知始于天赋,是人类最原始的道德;道德源于修养,是人类经过教化后的良知。简而言之,良知是道德的原始内核,是道德的本质基础,是道德的先决条件。良知异化,道德变质;良知未泯,道德永驻。一个人,一旦丧尽天良,道德就会荡然无存。因此,建立政法核心价值观,对于人民法院来讲,必须从司法良知入手,提高司法道德水准,否则“忠诚、为民、公正、廉洁”,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实践证明,先天的良知,能否经过后天的教化上升为理性的道德,滋养良知的文化至关重要。用不同的文化滋养司法良知,所达到的司法道德境界往往大相径庭,甚至有天渊之别。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离不开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强调指出,“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可见,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最为宝贵的道德滋养源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水乳交融,血脉相通,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当前,滋养司法良知,提升司法道德,树立政法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无疑是最佳营养和不竭源泉。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以“修身经世,内圣外王”为己任,特别注重良知的感染,道德的熏陶,是中华民族的良知修复之学、道德镕铸之学,最能代表中华民族的精神品质。几千年来,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强调“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形成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完整人格教化体系。中国历史上曾经产生过众多的杰出人物,其崇高风范和伟大人格,无一不是这种优秀文化熏育陶冶的结果。反复比较当前中国社会的各种文化思潮和文化流派,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在司法良知滋养和司法道德教化上的功能和效果,是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可比拟的。

这些年来,司法不公和司法领域的腐败现象时有发生,几乎成了一个社会问题,人民群众对此十分不满。症结到底在哪里?从已经发生的案件分析,绝大多数都不是出在法官的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上,而往往是因为法官经受不住权力、金钱、美色的考验而主观为之。说到底,是法官的良知异化,引发了道德天秤的倾斜。

人们常说,法官的良知是最好的法律。然而,良知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它会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有时会升华成高尚的道德,有时也可能与道德背道而驰。由此说明,良知固然是与生俱来的基本道德,但如果忽略了后天的文化滋养,或者滋养良知的文化在内容上存在偏差,都会造成道德的滑坡。

总结反思这些年来法官队伍建设的薄弱环节,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注重制度约束而忽略文化滋养。强调用规章制度的约束和纪律法规的处理等方法来加强法官队伍建设,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法官“不能为、不敢为”的问题,但这种偏重于外部约束的方法,往往不能引起灵魂的触动、心灵的感化、良知的觉醒,难以形成强大的内在约束机制,不能有效解决“不愿为、不会为”的问题,其结果难免治标而不能治本。另一方面,在文化教育内容上忽略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自上个世纪初开始,知识界一些人简单否认中华文化,对西方文化却盲目崇拜。建国以后,片面强调传统意义上的社会主义道德准则,难以收到实际效果。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化源源不断涌入中国,当代文化呈现出多元特征,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一些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相违的价值观念开始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言行,社会道德水准出现了一定滑坡。司法不公和司法领域的腐败现象,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这种滑坡的一个缩影。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庆祝大会提出“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把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提升到了一个全新高度。对于人民法院而言,胡锦涛总书记强调的“德”,就是司法道德和司法良知。

当前,怎样把胡锦涛总书记的要求和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加强司法良知滋养,提升司法道德境界,加快树立司法核心价值观,应当突出抓好以下几个重点。

一是坚持修文正内,汲取精神营养。所谓修文正内,就是学习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经典,以古圣先贤的嘉言懿行为师,反省良知,净化心灵,力去瑕疵,完善人格,全面提升道德境界。修文正内,是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孔子讲“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把修文与润德并列而论。当然,法官承担着极其繁重的司法工作,要求他们花过多的时间潜心研读国学经典,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修文应当坚持管用和精简的原则。管用,就是学习的内容要能够入脑入心,指导实践合;精简,就是文字要精辟浅显,保证易懂易学。一个简便实用的方法是,可以选录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中见解精辟又文字浅显的内容,针对法官的职业特性,汇编为若干修身专题。每个专题有导读,有小结,每个条目有注释、译文、点评,确保阅读无障碍,读后受教益。同时,要把学习经典与良知反省相结合,做好解剖式自我总结,制订切实的修身计划,从思想深处自我解剖,全面反省,找准自己存在的问题,分析危害,挖掘原因,做到伤筋动骨,触及灵魂,从而实现道德修养的大反思大提升。

二是强化慎独功夫,修复净化良知。由于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人们的良知较之原生阶段的状态,都或多或少发生了一些变化,因而,如何修复净化良知,成为法官道德建设的紧迫问题。慎独,对当代人来讲是一个陌生的概念,但在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中,却是淬砺精金美玉人品、铸就光风霁月人格的必修课,堪称中华民族特有的良知涵养之学,历来受到高度重视和广泛提倡。明末思想家刘宗周认为,“慎独是学问第一义,言慎独,而身、心、意、知、家、国、天下一齐俱到”。在刘宗周看来,慎独是道德修养的基础功夫,是实现儒家最高人格理想的前提。梁启超强调,慎独则“正直纯洁之思想,不期而自来。日日如是,则个人之德渐进;人人如是,则社会之德渐进”。关于慎独的内涵,明代思想家王阳明一语中的:“慎独即是致良知”。显然,慎独就是修复、获取与生俱来的善良之心。简而言之,就是要“一日三省吾身”,时时刻刻反省过失,从而始终保持心灵的澄澈纯正。

三是培育浩然正气,塑造高尚人格。培养浩然正气,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颇具特色的正内修身之道。孟子最先提出“养浩然之气”,而且强调这种气具有“至大至刚”、“塞于天地之间”的特点。我们今天谈培育浩然正气,目的是要汲取道义精髓涵养良知,培育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人格,培养出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牺牲精神,培养出临危不惧、宠辱不惊的处变心态,培养出能够感召大众、凝聚人心的精神气质。常言说得好,气正则人正,人正则法正。浩然正气,是良知纯正的表现,是道德升华的外化,是人格高尚的标志。养得浩然正气,则邪气自远,人格自高,公正司法才有可靠保证。

四是增强是非观念,涵养善良心性。当前,法官队伍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治心不力,造成良知异化,于是各种“心理疾病”开始侵入健康的肌体,影响人们的言行,甚至形成风气。前人强调“心正意诚,乃能极中正之道”,充分说明治心与公正具有必然联系。易变,是人心一大特点。黄庭坚强调“心似平原牧马,易放难收”,说的就是人心易变。心是一切善恶之源,治之则为众善之源,不治则为万恶之渊。《礼记•大学》强调“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得出的结论是“心正而后身修”。按照中国古人的传统,所谓治心,就是保持良知的纯净,做到“心要虚,无一点渣滓;心要实,无一毫欠缺”。就滋养司法良知而言,治心必须抓住几个关键环节。一则,必须时时自我点检,省察自己的想法为公还是为私,做到是非分明。二则,必须加强自我约束,正如前人所说,“治心之要,先在克己”。三则,必须严于惩戒自己,“消杀得妄心尽,而后真心现”。

五是崇尚清心寡欲,做到无欲则刚。在中国古人看来,欲望的本质是丑恶的。老子一句“咎莫大于欲得”,孔子一句“枨也欲,焉得刚”,是对欲望危害性的定论。欲望,是人类的公敌;窒欲,是人类的共识。孟子强调“养心莫善于寡欲”;陆九渊强调“夫所以害吾心者何也?欲也”。说的都是一个问题:窒欲。清心寡欲作为司法道德的组成部分,由此显得异乎寻常的重要。因为,法官是公平正义的化身,是履行国家意志、保障天下公平正义的特殊官员。法官最大的特权是制权,制权最大的品质是公正,公正最大的前提是清心寡欲。这就是前人强调“无欲则刚”的原因所在。如果,一个法官放纵欲望,为所欲为,司法公正将不堪设想。做到清心寡欲,必须提倡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思想上淡泊名利,行为上深居简出,生活上知足常乐;必须强调以道窒欲,“以仁、义、礼、智教化堤防之”,最终用人的道德理性来约束节制个人的本能欲望。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中国审判杂志社”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审判杂志社,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和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本网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审判杂志社”。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审判杂志社)”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同中国审判杂志社联系的,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不良信息举报  |  投稿信箱  

关注《中国审判》
Copyright © 2012-2024 www.chinatrial.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编:100745 联系电话:010-67550550/67550645 杂志社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2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6485号 | 京ICP备 13051393号-1
《中国审判》杂志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