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在线投稿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2025-05-12
星期一

《中国审判》2017.25 179 出版日期:2017-09-05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圳福田法院:打造高效便民智慧的现代化法院

文 | 本刊记者 张春波 通讯员 李轶娟 周丹

福田区隶属于广东省深圳市,是深圳市的中心城区。与较为发达的辖区发展状况和高度活跃的市场经济活动相适应,福田区人民法院案件呈现出体量大、疑难案件多、新型案件层出不穷的特点。特别是近几年来,福田法院案件数量增长速度惊人:2014年至2016年受理案件数分别为39934件、56170件、66150件。今年1-7月,该院已受理案件7.4万余件,预计全年将达10万件。据了解,这一收案量在全国3000多家基层法院中位列前五。

远超正常水平的办案任务、日益突出的人案矛盾无疑是巨大的压力。但以此为契机,福田法院不断革新、突破自我,将压力转化为前进的动力。

全新的建院理念:司法改革和 立“融·智·慧”智能审判模式

福田法院院长陈新哲表示,“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涌现和冲击下,大家原来所熟悉的法院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果还停留在用传统的方式、方法对法院进行管理,就会产生很多不相适应的问题。”

2017年,该院提出“努力建设公正、创新、阳光、便民的智慧型法院”的建院目标,该院将司法改革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建立了以“融·智·慧”三大平台为体系的全流程、全在线智能审判模式,用“融平台”促进案件分流、多元化解,用“巨鲸智平台”实现类案在线办理,用“慧平台”集约审判辅助事务,致力于实现线上线下流程的重塑,推动传统法院管理、审判执行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融平台:融合资源,分流案件。福田法院积极应对案多人少的现实难题,将深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与信息化建设融合,搭建起案件繁简分流、矛盾多元化解、全流程信息化的纠纷解决机制。福田法院在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的统筹指导下开发建设“融平台”(即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信息化平台),把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从线下搬至线上,对诉前调解案件实现全流程信息化管理。据悉,该平台具有在线联调立案、在线调解、在线司法确认、在线评审、类案推送、调解“一键”转诉讼立案等功能。

智平台:类案速裁,在线办理。福田区是深圳金融业的核心区,也是中国三大金融聚集区之一,福田法院每年均要受理大量的金融类司法案件。为此,福田法院创新“互联网+金融”的审判新思路,开发建设了“巨鲸智平台”(即类案全流程在线办理平台),以信用卡案件为切入口,在全国率先初步实现了类案从立案、审判到执行全流程的在线办理。当事人可通过平台网上自助立案,平台自动生成诉状并上传后台申请立案。此外,开庭、远程视频调解、自动生成裁判文书、电子签名和盖章、送达、网上执行均可在平台上一站式在线完成。巨鲸智平台正式上线运行两个月以来,在线办理信用卡诉讼案件729件,信用卡执行案件2546件,合同纠纷案件8000件。依托该平台,预计一个审判团队年均办理信用卡案件数可实现两倍以上增长,案件办理周期由原来的4个月缩短为2个月。

慧平台:智能集约,庭审提效。为了让法官专注于开庭审理和撰写裁判文书工作,福田法院设立了庭审管理中心,并正在紧张开发建设“慧平台”(即庭审管理中心智能服务平台),以信息化手段重塑庭审辅助事务流程。慧平台致力于促进与审判活动有关的辅助性工作、人员、设备和程序的集约化网上高效运转,将法官和法官助理从繁琐而又简单的重复性庭审事务中解脱出来。慧平台将具有实时线上诉讼指引、司法资源线上管理、在线智能排期、数据化的庭审记录方式、全流程无纸化办案、审判管理工作线上进行等功能。

高效的分流机制:70%以上的案件被快速消化办结

作为基层法院,福田法院受理的案件有很大一部分属于简单案件。多年来,该院一直在积极探索和推进繁简分流、简案快办机制改革,现已建立起涵盖刑事、民商事和执行案件的繁简分流、简案快办的审判管理综合制度体系,有效缓解了案多人少的矛盾。

今年1-7月,通过简案快办机制办结案件22234件,占同期结案总数的71.09%。根据速裁、快执案件时限短、节奏快、辅助工作量大的特点,以年富力强、责任心强、具备一定办案经验等标准选任速裁、快执法官,并按照“1位法官+N位助理”的模式配置团队。全院目前共有10个快调、快审、快执团队,配备了25名法官,65名辅助人员,速裁法官人数占全院法官总人数的21%。福田法院建立了简单、普通、疑难复杂三类案件的识别标准和分流规则,从立案阶段开始进行分流管理,由系统自动分案,避免人工识别和挑选案件。此外,为着力抓好重要环节和程序的标准化建设,福田法院还制定了《关于建设繁简分流简案快办机制改革“福田标准”的工作方案》,梳理简单民商事速裁案件、情节轻微刑事案件的快速审理机制流程等,确保简案快办机制的办案规则清晰、便捷、规范。

全面的人力优化:要素重组与机制创新结合

2012年以来,福田法院率先探索审判团队改革,将要素重组与机制创新相结合,共组建了38个审判执行团队。审判团队模式是对法院人力资源配置机制的优化,也是对审判职权配置和审判管理精细化的创新探索。

以法官为核心、以审判需求为导向,团队组建更为科学。突出法官和合议庭的审判主体地位,区分审判事务与辅助事务,重新配置审判资源,建立更为高效的审判组合模式。设置专业化的审判团队,科学核定审判团队数量。

以案定员、分类测算,团队配置更加精细。在确定合理工作量的基础上,测算法官员额;以法官员额为核心搭建审判团队人员结构;以繁简分流的分案模式为依据配置审判团队类型和数量。

专业化、集约化、标准化办案,管理运转更加高效。类案审理专业化,每个团队审理案件类型相对固定;工作统筹集约化,保全、送达、庭审辅助事务、被执行人财产“五查”等司法辅助事务集约办理;繁简分流标准化,简化和规范办案流程,通过信息系统提速提效。

扁平化管理、规范化监督,审判权运行实现权责一致。建立完善审判职权配置和司法责任制相关制度,裁判权主要集中在法官和合议庭手中,规范审判委员会、院长、副院长、庭长监督管理职权。审判团队改革为司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索了新思路,在提升审判质效方面取得明显成效。该院2016年受理各类案件66150件,结案52664件,在人员减少的情况下,结案同比增加11166件,上升26.9%。以当年的108名员额法官计,人均结案487.63件。同期涉诉来访424553人次,同比降幅分别为5.78%16.21%

高效的多元解纷平台:“全流程信息化、共协同多元化”

2016年底,福田法院被确定为全市首家深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试点单位。试点改革以来,该院以诉调对接中心、社会协同调解体系、在线司法确认平台、调解引导机制建设等几个方面为抓手,已初步构建起诉调对接、多元化纠纷解决平台,形成了以“全流程信息化、共协同多元化”为特点的福田方式。2016年以来,福田法院以调解、撤诉、和解、协调等方式结案的各类案件达万余件。

建立多功能一体化的诉调对接中心。中心集诉讼服务、调解登记、诉前和审前调解、指导调解等多项功能为一体,日常设专人负责对当事人诉至法院的纠纷进行分流。引入区司法局、行业协会、公益性组织等相关部门、组织,在中心设立调解工作室、服务窗口。

构建法院引领、社会协同的调解工作格局。建立特邀调解制度,目前已有32家社会组织成为特邀调解组织,邀请了142名社会各界人士成为特邀调解员,涵盖了金融、保险、医疗、教育、婚姻家庭等领域的高端人才。整合社会力量拓展诉讼服务资源,与深圳市律师协会等签署合作备忘录,开展深度合作。首创爱心调解员制度,引入社会各界志愿者作为爱心调解员参与诉前、审前调解工作。

首创在线司法确认平台。积极推动矛盾纠纷的源头化解,开辟司法确认绿色通道,对调解协议申请进行司法确认的,一律不收取诉讼费,指定法官优先办理,当天完成。在全市首推远程在线司法确认,联通辖区各调解机构,探索建立在线调解、在线司法确认为一体的信息平台,处理一宗司法确认案件的综合用时由半天至一天缩短至半小时。目前在全区布点15个,基本实现了法院与福田区各主要调解室的远程视频对接。

建立引导调解的程序机制。诉讼程序相对复杂,相比之下,调解更为简便经济、耗时较短,可有效减轻当事人诉累、节约成本。福田法院建立先行调解告知程序,引导当事人选择调解方式解决纠纷。对婚姻家庭、消费者权益保护等适宜调解的纠纷,开展调解前置工作。探索引导理性诉讼机制,对涉民生案件中,当事人存在滥用诉讼权利、拖延承担诉讼义务等明显不当行为,造成诉讼对方或第三人直接损失的,根据具体情况对无过错方依法提出的赔偿合理律师费用等请求予以支持。

2017年是福田法院的“司法工作机制改革深化年”,通过不断的自我革命,福田法院构建了更加高效便捷、公信力强的司法服务体系。福田法院院长陈新哲说,“司法改革是一场全面、系统而深刻的变革,注重改革的整体性,通过改革组合拳破解审判方式、审判管理、工作机制等各方面的深层次问题,并借力信息化,可以让司法能力成倍级提升,将有力推动司法效率、司法公信力、司法水平实现质的跃升。”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不良信息举报  |  投稿信箱  

关注《中国审判》
Copyright © 2012-2025 www.chinatrial.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编:100745 联系电话:010-67550550/67550645 杂志社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2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6485号 | 京ICP备 13051393号-1
《中国审判》杂志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