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李硕 刘丛薇 
>>2017年6月13日,河西法院开庭审理一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案,200多名大学生旁听庭审 在每一位天津市河西区人民法院工作人员的办公桌上,都有一本《天津法院司法标准化文件汇编》,这本册子全方位、多层次地规定了各项司法活动标准,成为法官工作的好帮手。 公正裁判的“指示牌” “您好,我是河西法院,请您准时参加陪审,提前阅卷。”李双毅担任了10余年人民陪审员,接听法院通知参加陪审、合议的电话已成为了他的生活常态。“我现在陪审案件都要在庭前了解案情,开庭时主动参与,庭审后5日内合议。如今的合议不再是一味听从承办人的观点,走个过场,人民陪审员有了更多的发声机会,意见得到了尊重,荣誉感和使命感也油然而生。”这样的改变让李双毅感受到了人民陪审员的价值所在,激发了他全情参与、认真履职的热情,充分将民间智慧注入司法。 这是河西法院严格执行司法标准化工作后,人民陪审员工作变革的现实写照。《审判流程标准》对庭审结束后5日内进行评议的规定,《审判组织工作标准》对合议庭成员平等参与、共同审理、充分评议、列席审判委员会的规定,以及天津法院对提高普通程序案件陪审率的要求,在河西法院得到了有效推进和充分落实。 除了人民陪审员之外,提到标准化,河西法院最年轻的员额法官孙开军也颇有感慨:“司法改革取消了院庭长审批案件制度,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但是,每位法官的审判经验和水平各有不同,有时会出现同案不同判的现象。司法标准化有助于统一裁判尺度,确保审判质量,促进司法公正,将司法责任制真正落到实处。” 司法标准化既设立了“绿色通道”,也划出了“禁行区”,法官们在每个办案环节都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法官办案不是简单的流水作业或者机械重复,标准化也不是要求法官照本宣科,而是在遵循司法规律的前提下,依法正确行使审判权和自由裁量权,确保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在审判一线工作了30余年的辛志军对司法标准化有着自己的理解。 以《司法公开实施标准》为例,该标准规定了审务公开、诉讼服务公开、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听证公开、信访公开、廉政信息公开等内容,基本覆盖了审判执行工作的重要节点,让司法公开有了“说明书”,让老百姓评价法官行为有了“对照表”。案件信息的便捷查询、庭审过程的全面展现,揭开了法院工作的神秘面纱,增加了透明度,让老百姓对法官多了一份理解和信任,少了一份不满和猜疑。 审判管理的“新抓手”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之规定,判决如下:……驳回原告其他诉讼请求。” “案件适用普通程序审理,虽然法院并未完全支持我方的主张,但是这份判决书全面准确地概括了我方的主张和理由,展示了证据的认定和采信过程,对双方有分歧的法律条文进行了详细解释,阐明了适用该法条的理由,说理清晰、逻辑严密、详略得当。和原告沟通后,我们接受判决结果,不上诉。”原告代理人靳东东律师说。 据承办法官曹杨介绍,河西法院在立案时根据分案标准,对案件进行繁简分流,以便实现简案快审、繁案精审。 该案相对复杂,在写判决书时,曹杨法官认真进行了类案搜索。最终,该案的判决叙事清楚、说理充分,兼顾了判决的专业性和通俗性,提高了裁判的可接受性,让裁判文书真正成为以案释法的平台,经得住社会各界的审视和检验。 据了解,《裁判文书质量标准》规范了裁判文书的格式、内容和引用等,尤其对如何以法论理、充分论证作了详细要求。河西法院严抓裁判文书质量,细化裁判文书评查的27项内容,同时组织专人每月进行文书抽查通报。2017年以来,该院共评查400余份裁判文书,文书质量有了明显改观。 裁判文书说理的标准化只是标准化公正的冰山一角,司法标准化贯穿于审判管理的各个方面。例如,《审判组织工作标准》规定了独任庭、合议庭、审判委员会的工作标准;《庭审质量标准》列明了庭前准备中召集庭前会议、组织证据交换等工作标准。 “司法责任制改革后,庭前工作主要交由法官助理进行。标准化就像一本‘教科书’,让我更快地熟悉了审查起诉状和证据材料、主持调解、庭前会议、证据交换等工作,成为法官的有力助手。”法官助理孙婧一说。 根据《天津法院司法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天津法院司法标准化规划纲要(2015-2017)》的要求,河西法院成立了司法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积极探索审判管理机制改革,将静态的标准化文件规定落实到动态的管理评查日常工作中,推行“六项管理”和“三项评查”,让标准化成为丈量法院工作的“标尺”。 河西法院审管办主任徐德利介绍,针对“六项管理”,该院制定了每月工作重点,集中发力。例如,7月是案件质量管理月,该院主抓结案数、发回改判案件、整理出台错题本、规范专业法官会议制度等相关工作;8月是案卷质量管理月,该院主要进行文书质量评查、案卷归档、电子卷宗等工作。“河西法院还将‘三项评查’作为常态化评查项目,定期抽查,找准症结,推进整改。通过公布红黑榜,充分发挥警示督促作用,让大家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营造创先争优的氛围。”徐德利说。 “司法标准化是长期司法经验的总结和提炼。”河西法院院长李川介绍,该院以标准化为依托,强化标准化思维,用标准思考、以标准管理、依标准办案,将司法权力关进制度和标准的笼子里,不断提升司法公信力,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标准化的红利。 据了解,2017年上半年,河西法院的收结案数位居天津法院第二,结案数同比上升52%,法官人均结案数上升107%。标准化就像一个支点,撬动了审判执行质效的全方位提升,让河西法院的工作有了新进展、新面貌、新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