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在线投稿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2024-04-20
星期六

《中国审判》2017.25 179 出版日期:2017-09-05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天津红桥法院: “标准化+速裁”助推审判“加速度”

文 | 王飞

“这也太快了!”庭审刚结束,坐在旁听席上的河北工业大学大二的学生小陆仍然在回味。不到1个小时,7个案子全部当庭结案,其中调解6件,这似乎和她在象牙塔中对法院庭审的认知不太一样。利用暑假时间到天津市红桥区人民法院进行社会实践的小陆,被分配到了该院速裁庭的于静波法官团队。

在红桥法院速裁庭,这种令小陆惊讶的审案快节奏早已是一种常态。2016年,包括2名庭长在内的6个审判团队共审结了4401起案件,平均审理天数仅为7天。

小额诉讼有了“说明书”

红桥法院是全国较早开展速裁审判的法院之一。2003年,该院成立了速裁庭,2011年,该院成为了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的小额速裁机制试点单位。

天津高院在全国率先开展司法标准化工作后,红桥法院选择小额诉讼案件作为突破口,在201410月出台了《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审理民事案件流程标准》《小额诉讼案件庭审质量标准》《审理赡养案件裁判标准》《审理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案件裁判标准》等标准化文件,将小额诉讼案件从流程节点控制、庭审内容到裁判结果,全部纳入标准化体系。后来,这些“标准”几乎全部被天津高院采纳。红桥法院的法官们也承担了天津法院第2批标准化文件之一—《小额诉讼程序标准》的起草和后期教材编写工作。

“对我这样的新人来说,标准化工作真的非常及时。”从其他部门调入速裁庭的于静波法官坦言,这是一个新的审判领域。过去,经验不足的法官办案基本上全靠“师傅带徒弟”,“徒弟”如果遇到了善于总结的“师傅”,就能快速成长,否则多半要靠自己琢磨。这种传统的方式缺乏系统性,容易挂一漏万。司法标准化的开展,把广泛总结、提炼的审判经验通过标准化文件的形式固定下来,为法官处理具体案件的程序和实体问题提供了操作指引,也为法官的职业化建设和司法经验的传承搭建了桥梁。

“形象地说,司法标准化就像法官办案的‘说明书’,能够规范案件处理,减少随意性和差异性,这对类案集中的基层法院来说尤为重要。”红桥法院速裁庭庭长赵国良介绍,小额案件在法律层面上并不复杂,但案件数量大,案情较为琐碎,多数是民生类案件,老百姓对这类案件的司法感受非常直观。案值虽小,却更加考验法官对细节的精准把握。

据介绍,红桥法院的相关标准不仅仔细厘清了不同情况下的诉讼主体,还区分了不同的诉讼情形,例如,是否主张无支付能力、是否主张服务瑕疵等,明确了不同的庭审审查重点,并对裁判尺度进行规范,让自由裁量更加科学、笃定。

司法标准化开展以来,年轻法官们得到了快速成长。经过短暂适应,于静波2015年结案845件,2016年达到913件。

法官有了“底气”

对更多的法官来说,司法标准化让他们的“减负”更加彻底。

速裁庭审理案件讲究一个“快”字,但庭审究竟精简到什么程度?哪些内容是不必一板一眼的?法官们以往对这些问题并不是底气十足。随着司法标准化建设的推进,法官们拥有了更多的驾驭空间,庭审的针对性更强。例如,案件事实无争议的,可以不再进行法庭调查及举证、质证环节,在听取法律适用辩论意见后,可直接调解或当庭宣判。

此外,裁判文书制作也更加简明扼要。详写与要件事实、争议焦点相关的问题,其他问题则可以一笔带过。红桥法院还推行了专口立案、举证指导、电话送达、专职送达、预约开庭、巡回办案等举措,让速裁审判在司法标准化的指引下实现了“加速度”。

据了解,201411月,该院速裁庭审结案件353件,环比提高46.47%;案件平均审理期限为8.8天,环比缩短30.15%2016年,红桥法院的商轶法官团队以1030件的结案数量成为了该院的结案“状元”。

司法标准化带来的改变远远不止于此。红桥法院进一步优化了审判流程设置,加强了对审判过程的监控。借助司法标准化监控审判质量,能够避免审判管理权的滥用。

在实行《庭审质量标准》的过程中,红桥法院采取随机调取庭审录像等方式,开展庭审观摩,从法官形象、庭审程序、庭审能力3大方面共24个项目对庭审质量进行量化打分和讲评,引导法官对照标准,自觉提升审判质量和审判效率。

更重要的是,由于整个审判过程都严格按照明确的标准进行操作,裁判结果的可预测性和说服力进一步增强,公平正义通过群众更加感受得到的方式得以实现。“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小额诉讼案件的判决书更加规范了。从法条引用到语言表述,都有了一套相对成型的模块,案件的裁判尺度也得到了统一。”赵国良说,“例如,针对物业服务瑕疵产生的物业费‘打折’,判决有了一个更为明确的说法,使当事人双方心服口服。”

在司法标准化的推动下,该院速裁庭充分运用诉前、诉中、判后进行“三步调解”,真正为人民群众带来了满满的司法获得感。

7.jpg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不良信息举报  |  投稿信箱  

关注《中国审判》
Copyright © 2012-2024 www.chinatrial.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编:100745 联系电话:010-67550550/67550645 杂志社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2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6485号 | 京ICP备 13051393号-1
《中国审判》杂志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