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在线投稿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2025-05-09
星期五

《中国审判》2018.08 198 出版日期:2018-04-30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亮丽窗口

文 | 沈建坤 陈颖颖

1.jpg

>>2016年10月14日,上海知识产权法院院长王秋良受邀参加美国大使知识产权圆桌会议

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和保护能力是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三年来,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始终坚持开放发展原则,走国际化、专业化的发展道路,以“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国际交流(上海)基地”为依托,积极展示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态度和成果,参与国际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规则议定,培养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国际化人才。

有广度:注重开放交流

作为国际交流(上海)基地,上海知识产权法院每年都积极参与各类国际司法交流和研讨活动,中欧法官论坛、知识产权与贸易国际论坛、创新驱动与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论坛等都留有上海知识产权法院法官的身影。

201610月,美国大使知识产权圆桌会议在上海举行,上海知识产权法院院长王秋良应邀参加会议并作开幕致辞,就全球经济下的知识产权司法面临的挑战作了演讲。

201712月,在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共同主办的第十四届上海知识产权国际论坛上,副院长黎淑兰应邀作主题演讲。她向各国来宾介绍了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方面的探索,并分享其对于推进国际知识产权替代性争议解决机制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三年来,上海知识产权法院还先后接待来自世界贸易组织知识产权司、国际商标协会、欧盟贸易总司知识产权部、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馆、英国驻华大使馆、法国工业产权局、丹麦专利商标局、韩国法务部、日本知识产权协会、新加坡知识产权代表团等国际组织、外国同行和相关专业人士30多批近400余人来院访问交流。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上海代表处、国际商标协会、日本贸易振兴机构上海代表处等分别来函,对上海知识产权法院的成立和改革发展给予高度评价,对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给予充分肯定。

“上海知识产权法院成立以来在保护知识产权权利人合法权益、公正高效审理知识产权案件和积极推进司法改革等方面作出了非常大的努力,并取得显著成效。”20167月,美国知识产权执法协调办公室知识产权执法协调人丹尼·马蒂在走访上海知识产权法院之后由衷赞扬。

20181月,上海知识产权法院接待了来自商业软件联盟(BSA)高级副总裁兼总法律顾问Jodie L.Kelley一行来院访问,Jodie L. Kelley在充分了解上海知识产权法院计算机软件案件审理情况以及采取的司法保护举措后作出了高度评价,希望与法院一起共同推动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的发展,更好规范和引导计算机软件市场环境和权利保护。

在当今科技创新空前活跃的时代,各国知识产权保护面临共同的科技和法律挑战,解决许多新、难问题并无现成经验可循。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不仅展示上海乃至中国在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方面取得的成绩,也有利于借鉴经验促进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形成自己独特优势和良好的制度设计。

有亮度:展示保护成果

上海知识产权法院从设立伊始就引起国际社会的热切关注。每年10月,由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各大跨国企业的知识产权经理人、专利顾问和外资律所的专利代理人组成的“知识产权涉外培训班”学员都会来上海知识产权法院访问交流,了解中国法院知识产权保护状况,并邀请法官为学员们介绍中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等内容。2015年,学员们感兴趣的话题在于刚成立的北上广三家知识产权法院各自的运行模式和特点;2016年,学员们就知识产权案件审理过程中的证据取得与固定制度等实际问题与法官进行了讨论;2017年,来访的学员们则对知识产权案件诉前、诉中禁令的适用条件、专利侵权赔偿数额的确定和维权合理费用的认定标准等进行了深入了解。

作为“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国际交流(上海)基地”建设的承担主体之一,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多次应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上海代表处、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委员会优质品牌保护委员会、日本贸易振兴机构上海代表处等多家机构的邀请,向外资企业作主题演讲,展示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发展状况,致力于成为外界了解法院形象的亮丽窗口,加深司法交流的宽度。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上海代表处副所长齐藤浩史曾来函感谢上海知识产权法院法官为在华日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联盟的成员企业带来精彩的演讲,对上海知识产权法院成立后取得的成绩表示赞赏,并表示上海是日资企业在中国知识产权诉讼的首选地之一。

有深度:培养国际化人才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保护与国际贸易和经济全球化的关系十分密切,知识产权审判已成为人民法院审判工作中国际化程度最高的组成部分。为此,上海知识产权法院非常注重对法官全球视野和国际眼光的培养。

201511月,凌宗亮法官赴日本东京参加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举办的“知识产权执法培训班”,回来后陆续撰写了《日本知识产权审判中的技术事实查明制度》《日本知识产权司法改革及其借鉴》等多篇文章,为形成具有上海法院特色的技术事实查明机制提供了借鉴资料,司法交流的效果得到充分体现。

20169月,由韩国专利法院主办的第二届国际知识产权法院会议在韩国大田召开。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刘静、杨馥宇两位法官用英语介绍了上海知识产权法院的运行情况以及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新机制和新举措,并围绕讨论主题作交流发言,介绍了知识产权证据妨碍规则、专利诉讼中的事实推定和法律推定以及我国鉴定人与专家辅助人并存的“双层”专家证据制度等问题,得到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赞扬。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国际贸易便利化和互联网经济的普及,知识产权侵权、规制和保护,具有更为显著的国际化特征。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将继续充分发挥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国际交流(上海)基地的作用,提升国际吸引力和影响力,努力建设成为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一个亮丽窗口。”上海知识产权法院院长王秋良表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不良信息举报  |  投稿信箱  

关注《中国审判》
Copyright © 2012-2025 www.chinatrial.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编:100745 联系电话:010-67550550/67550645 杂志社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2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6485号 | 京ICP备 13051393号-1
《中国审判》杂志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