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颁布了《关于建立法律研修学者制度的规定》和《关于建立法律实习生制度的规定》。引进法律专家学者参加人民法院的专项研究活动,不仅有利于审判机关及时借鉴最新理论成果,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也有利于多渠道、多角度培养我国法治领域的研究人才。而定期接受法律实习生参加司法实习活动,是人民法院进一步加强我国法律人才后备力量培养,改进和完善优秀青年法律人才培养途径的重要举措。 文 | 张瑜 
我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民商法学专业的一名二年级研究生,现在的我又有了一个新的身份,就是四巡的实习法官助理。几个月前,我通过了学校的选拔被推荐到最高人民法院第四巡回法庭担任实习法官助理,当时的我充满了激动与好奇,想象着未来的6个月我会认识什么样的人,发生什么样的故事。没有身临其境就没有感同身受,在实习期里,我不断地感受着四巡带给我的力量。 我们常常会对庭审中熠熠法徽之下的法官们肃然起敬,但很少有人会注意在夜深人静的夜晚他们默默坚守的身影。不论何时我们加完班离开单位,老师们办公室的灯依然亮着,空空的走廊传来键盘敲击的声音,这声音直击我们实习法官助理的内心。老师们的身体力行让我发现法官之所以被人尊重,不是因为他们所处地位的崇高,而是因为肩负责任的重大。透过夜幕中四巡那不灭的灯火,我看到了每一个四巡人在司法改革试验田上的默默耕耘,看到了点亮中国巡回法庭建设之路的星星之火。正如我们一楼大厅墙上的那句话,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才是我们四巡人永恒的使命。 “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初读杨仁寿《法学方法论》这本书时我对这句话不甚理解,但在这段实习过程中,我深刻地意识到,从学校到社会、从书本到生活、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于我们而言是一场很大的挑战,我们应该在夯实自己法学理论基础的同时,注重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不要小看任何一份法律文书的校对,不要轻视任何一个司法案例的整理,要主动向老师们虚心请教,善于总结自己的不足,不断将经验转化为自己的智慧。我非常珍惜在四巡每一次学习成长的机会,我坚信这段站在中国司法实践的制高点的实习经历一定能够为即将走出校门、真正要开始从事法律工作的我树立起一个高标准严要求的标杆。 说完了四巡的工作,我来给大家讲讲这里的生活。四巡的气氛庄重肃穆但从不缺少人情味,诉服中心里每一声耐心的问询、每一次有力的搀扶背后都是四巡与咱们百姓的心连心。四巡有一块小菜园,那里耕种的不仅仅是蔬菜和瓜果,更多的是大家在一起播种和收获时的快乐。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还是前不久刚刚成功举办的文艺汇演,别看工作中的四巡人一丝不苟,生活中的他们同样令人惊喜不已。换下法袍,法官们也会表演瑜伽;铁骨柔情,法警哥哥们既会武术也会拉丁和唱歌;能文能武,综合办的姑娘竟是太极高手⋯⋯能够认识一群敬业负责又热爱生活的四巡人是我莫大的荣幸。在四巡这个大家庭中,我深深感受到了来自领导们、老师们和同事们的关心和爱护,感受到了四巡浓浓的人情味,使我们刚刚入职的实习法官助理倍感温暖。工作狂与人情味,这就是我—一个实习法官助理眼中的四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