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在线投稿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2024-04-20
星期六
 当前位置:首页 >> 观点 >> 时评 >> 正文
损毁文物被判刑是样本
时间:2016-09-28 11:04:35    作者:张西流    来源:光明网

浙江衢州是一座古城,保留了大量明清时期的建筑。其中水亭门古城墙和明代钟楼,更是衢州的地标式文物,均属于全国重点文保单位。然而,衢州男子刘某为寻求刺激,竟连续往这两处古建筑上泼机油。9月20日,刘某因故意损毁文物罪,被衢州市柯城区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1000元。(9月27日《钱江晚报》)

浙江衢州的水亭门古城墙和明代钟楼,均属于全国重点文保单位,理应得到有效保护。刘某为寻求刺激,竟然连续往这两处古建筑上泼油污,令人难以容忍。然而,这种故意刻划、涂污或者损坏文物的现象,在当今社会比较普遍。究其原因,除了一些人缺乏社会公德和文明素质之外,更在于法律意识的淡薄。特别是,以往对于这种行为,仅止于道德谴责,或使用语言暴力,既存在“以恶制恶”之嫌,又不能唤醒人们对文物的敬畏之心。

不可否认,尽管《文物保护法》已经颁布实施了10多年,但许多人至今还不知道在我国有这部法律,因而一些人恣意在文物上刻划涂污,还以为是一种个人自由,是在展示自己的“艺术才华”。殊不知,这不仅是一种不文明行为,更是一种违法行为。鉴于此,2014年1月,山西省出台《山西省治安管理处罚裁量标准》,首次对刻划涂污国家文物古迹等行为进行依法规范,明确规定刻划涂污国家文物古迹者可拘留。

事实上,刻划涂污国家文物古迹者可拘留,是对《文物保护法》的一种重申。《文物保护法》第六十四条规定:“故意或者过失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六十六条规定:“刻划、涂污或者损坏文物尚不严重的,由公安机关或者文物所在单位给予警告,可以并处罚款。”对照此规定,刘某故意朝古城墙和明代钟楼泼油污,属于损毁国家重点文物的违法行为,必须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可见,向古城墙“泼污”被判刑,具有样本意义。一些人不懂、不遵守《文物保护法》,根在文物管理部门身上。一方面,在对《文物保护法》的宣传上明显缺位,导致目前这部法律的社会认知度不高;另一方面,只注重了对文物的开发利用,却忽略了对文物的监管与保护。比如,刘某在众目睽睽之下,朝古城墙和明代钟楼泼油污,相关工作人员竟然未能及时发现和制止,待到文物受到了损害,再进行查处,显然于事无补。因此,对于刻划涂污等破坏文物的违法行为,既要严格执法,更要深入普法,让更多的人知法守法。同时,文物部门应摒弃功利思维,加大对文物的监管和保护力度,提高《文物保护法》的执行力。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中国审判杂志社”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审判杂志社,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和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本网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审判杂志社”。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审判杂志社)”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同中国审判杂志社联系的,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不良信息举报  |  投稿信箱  

关注《中国审判》
Copyright © 2012-2024 www.chinatrial.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编:100745 联系电话:010-67550550/67550645 杂志社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2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6485号 | 京ICP备 13051393号-1
《中国审判》杂志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