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在线投稿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2024-05-05
星期天
 当前位置:首页 >> 观点 >> 热点观察 >> 正文
让依法治国成为时代信仰
时间:2014-10-23 09:46:40    作者:杨燕明    来源:人民法院报

要想让法治真正成为政府的行政方式、全民的生活方式,既需呼吁顶层设计,更需呼吁配套制度对接,同时,还要监督政府部门知行合一,这样,依法治国才能真正照进现实。

10月20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开幕,大会专题讨论“依法治国”问题,这在党的历史上尚属首次。或者说,“依法治国”以其鲜明的时代特征,第一次镌刻在党的中央全会的历史坐标上。

关于这次全会,社会关注已提前预热。这不仅是因为党首次以“依法治国”作为全会主题,更因为法治是民心所盼,国运所系。而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学习的焦点,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全面深化改革、发挥法治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之后,继续重申与强调“依法治国”,显然意义重大。

对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聚焦依法治国,知名法学家李步云曾经表示,“这是头一次,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空前重视”。诚如斯言,一个历史时期有一个历史时期的艰巨任务,就如今而言,全面深化改革、反腐纵深推进之时,依法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是历史的选择。

不可否认,当“依法治国”逐渐成为中国最强音时,我国的法律法规也在逐步完善。截止到2012年底,我国制定宪法和现行有效法律243件,行政法规721件,地方性法规9000多件。可以说,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已经让“人治”社会脱胎换骨,让“法治”社会逐渐成为现实。

不过,在新时代的新背景下,我们仍然能看到一些现实的问题与弊端。如在群众眼中,仍然有“信访不信法”的意识;如在干部眼中,仍然有“信权不信法”的意识。除却这些,如今的法律本身,也还存在一定的弊端与缺陷。一些冤假错案的存在,仍是对法治的一种考问。如浙江张氏叔侄案、河南赵作海案等,虽然这些案件现在已经沉冤得雪,但对我国的法治建设而言,仍然是一种警示。

审视我国法治现状不难发现,之所以法治还不够健全,一方面,固然有法律本身的不够成熟,但另一方面,则是一些管理者对法治建设缺乏足够的重视。著名律师张思之亦曾用“扭秧歌”来形容中国法治建设道路的曲折。

根据公开的资料显示:党的十八大之后,在新一届205名中央委员中,除了21人(占比10.2%)是理工科背景外,其余具备大学以上学历的委员均具有人文社会科学背景,其中最集中的专业学习背景是经济管理、法律、政治学等领域。文理互补,一般认为理工科背景的优势在于执行效率,人文社科背景的优势在于分析决策。这预示着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将全面进入一个经济学家、法学家治国的时代。这样的现实,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毕竟,“一个人的学识背景,会影响一个人的未来,影响他的思维方式,影响他的做事效果。国家领导者相似的法律学识背景,必然会影响到治国理政的方式,影响国家的法治进程。‘法治中国’的未来,也由此增加了更多的信心”。

可以说,无论是坊间的看法,还是中央的举动,一个指向已经十分明确,那就是“依法治国”已经成为当下中国的必选项。不过,在现实的生活中,依法治国该如何推进,也是一门技术活。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真正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这足以说明,就推进依法治国而言,要加大宣传力度,让民众具备一定的法律素养,但更要领导干部带头守法,而这,显然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关键。

《韩非子》中云:“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这里描述了依法办事所带来的纲纪严明,这对如今的我们来说,仍然有很大的启示价值。众所周知,法治的要义在于“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就要求全社会都要遵纪守法,而其中,领导带头遵纪守法显然是无可争议、无需讨论的底线。

一个尽人皆知的常识是,任何的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想让法治真正成为政府的行政方式、全民的生活方式,既需呼吁顶层设计,更需呼吁配套制度对接,同时,还要监督政府部门知行合一,这样,依法治国才能真正照进现实。让遵守法律像呼吸一样自然,让法治成为每一位公民的信仰,让带头守法成为每一名官员的底线,这样的要求并不算太高,希望这早日成为现实。


【关闭】 【打印】 【纠错】  [责任编辑:朱玲丽]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中国审判杂志社”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审判杂志社,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和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本网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审判杂志社”。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审判杂志社)”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同中国审判杂志社联系的,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不良信息举报  |  投稿信箱  

关注《中国审判》
Copyright © 2012-2024 www.chinatrial.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编:100745 联系电话:010-67550550/67550645 杂志社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2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6485号 | 京ICP备 13051393号-1
《中国审判》杂志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