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在线投稿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2024-04-25
星期四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 >> 法官 >> 正文
陈昶屹:新时期青年法官的楷模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中关村人民法庭副庭长
时间:2017-02-20 14:54:53        来源:中国审判网

推荐理由

陈昶屹,男,汉族,1980年12月出生,法学博士,中共党员,现任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中关村人民法庭副庭长。

陈昶屹法官接受北京电视台“锐观察”节目的采访.JPG

陈昶屹法官接受北京电视台“锐观察”节目的采访

陈昶屹长期在一线从事民事审判工作,审结各类民商事案件2900余件,平均年结案360余件,主要是新型疑难复杂案件。他成功审理了全国十大民事案件之一北京大学诉邹恒甫名誉权案,首例“被遗忘权案”,游客境外旅游死亡案等,以其疑难、新颖、复杂性,成为社会媒体关注的焦点,均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他敏锐把握互联网时代民事纠纷动态,自觉运用法学研究成果攻克难题,在信息网络侵权等领域大胆探索,提出了4项创新成果被司法解释所吸收;他主持国家级课题2个,出版著作3部,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4篇,多次在全国法院系统学术讨论会、全国审判理论学术讨论会论文评比中获得一等奖等奖项;他利用业余时间参与法治宣传,发表法制文章1200余篇,参加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媒体做客访谈近百次,开设职务微博,粉丝数量已超万人。

陈昶屹曾荣立个人三等功两次,被授予北京市优秀青年人才,北京市政法系统优秀人才、北京市人民满意政法干警北京市法院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审判业务标兵、双优法官等荣誉称号,2015年被评为全国法院先进个人,2016年被评为全国法院党建工作先进个人、全国优秀法官。

办案故事

新时期青年法官的楷模

陈昶屹出生在重庆县城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一名中医,收入勉强维持一家的生计,母亲在他十岁那年下岗,便带着他走街串巷十几里路,卖些小玩具补贴家用。不料,祸不单行,一位朋友向他母亲借走3000块钱,不久之后便不知所踪。这3000块钱是母亲下岗领到的血汗钱,由于没留字据,甚至不清楚朋友的真实身份,母亲四处状告无门。看见母亲把自己关在屋里抹眼泪,陈昶屹疼在心里。也许跟童年的经历有关,如今做了法官的陈昶屹,当老百姓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而又孤立无援时,更容易产生一种正义的“冲动”。

陈昶屹法官向一位年过九旬的老人送达法律文书.jpg

陈昶屹法官向一位年过九旬的老人送达法律文书

大雨如注,却没能阻挡八名农民工维权的脚步,作为原告的农民工要求被告餐厅支付离职补偿金和未支付的工资,却拿不出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任何证据,被告餐厅矢口否认与农民工存在劳动关系,农民工却无可奈何。庭审中,陈昶屹梳理了可以证明劳动关系的每一个细节,但丝毫没有进展。就在这时,被告餐厅经理提交工作证件的动作让一个工友想起了一个关键情节:物业曾经给他们办理过出入大厦的工作牌,但已经被餐厅收回了,如果能从物业那里查到底档,就能真相大白。被告餐厅则坚称原告没有工作牌,双方各执一词、争执不下。

眼看快下班了,而且窗外还下着大雨。陈昶屹却宣布了一个让人惊讶不已决定:“现在休庭,去大厦物业查案!” 餐厅经理面露难色,嘴张了张,又把话咽了回去。为了防止消息泄露导致证据灭失,陈昶屹让原、被告都把手机关机,并暂时交由书记员保管。

到了大厦,陈昶屹先让农民工直奔餐厅,他跟在后面观察,发现餐厅员工都像老同事一样跟农民工打着招呼。在大厦物业处,陈昶屹要求协助调查出入大厦的登记记录,物业负责人表面上客气,但神情、动作反常,几次以抽烟、倒水的理由想离开现场通风报信,都被陈昶屹巧妙阻止。物业公司拿出了百余册记录,并试图以拖延战术阻碍调查。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逐条核查,陈昶屹找到了每一名原告的姓名和餐厅出具的证明手续。

“马上回法院,继续开庭!”回到法院时已是晚上七点多,第二天,陈昶屹便做出了判决,确认双方存在劳动关系并责令餐厅给付拖欠款项。

餐厅经理离开法院时对陈昶屹说:“你逼得我太绝了!”。

几天后,八名农民工送来一面锦旗,用质朴的语言表达了对陈昶屹的赞许“办事公道,深得民心”。

这就是陈昶屹,十余年间执着地扎根基层法院及派出法庭审判一线,审结各类案件2900余件。

同时,在连续加班结案的审判压力下,陈昶屹以惊人的屹立考取了中国人民大学的民商法专业博士生。博士毕业后,他又应邀赴中国社科院法学所从事博士后研究,期间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访学。精于钻研理论、善于总结经验,他主持国家级课题2个,出版著作3部,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4篇,被人大法学院聘为硕士导师,被中国社科院聘为副研究员。这也使他渐渐成长为善办“疑难杂症”案件的专家型法官,完美审结了许多知名案件,如:赵本山漫画肖像权案、“假日教授”案、“潘百大战”案等等。 

在办案过程中,陈昶屹发现老百姓对法律缺乏了解,权利意识薄弱,不敢维权、不会维权。于是,他选择自己擅长的民法领域作为主攻方向,结合民生热点事件,第一时间撰写法制文章,做普法宣传。每天吃完午饭,正是陈昶屹雷打不动的写作时间,别人休息、逛街、打游戏的时候,一篇1000多字的普法文章就写成了。

如今,在网上输入“陈昶屹”,能搜到关于他的十万多条法制信息,这是陈昶屹多年心血的结晶。

2013年底,陈昶屹还以实名在新浪微博上开设加V认证的“职务微博”,不到一年时间,就发布了有关法制宣传的“知识问答”、“法官释法”、“维权提示”等栏目共计600余条,粉丝数量超万人,成为北京法官中社会关注度较大、有影响力的个人实名微博。

一位资深的老庭长把陈昶屹称作“五台”法官:撑得起法台,,上得了讲台,坐得住书台,上得了电台,下得了灶台。他被法院同仁们誉为“新时期青年法官楷模”。


关注《中国审判》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中国审判杂志社”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审判杂志社,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和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本网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审判杂志社”。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审判杂志社)”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同中国审判杂志社联系的,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不良信息举报  |  投稿信箱  

关注《中国审判》
Copyright © 2012-2024 www.chinatrial.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编:100745 联系电话:010-67550550/67550645 杂志社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2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6485号 | 京ICP备 13051393号-1
《中国审判》杂志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