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在线投稿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2024-05-08
星期三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 >> 法官 >> 正文
把耐心做成一种品质
——记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五庭法官陈平
时间:2014-12-30 10:05:04        来源:人民法院报

吃午饭的时候,他的思绪还在上访者激动的情绪里。这是一起棘手的离婚案,女方听力不太好,说话声音很大。不甘心离婚的她隔三差五去办案法官办公室里倾诉一番。

他一边阅卷,一边拿起手机编了条短信:“明天上午我们去你家了解情况,九点到,不见不散。”

当事人住得很远,来一趟法院费不少周折。他认为,用短信的方式进行交流,不仅能解决因对方听力不好难以沟通的问题,还能让当事人少些奔波。

七月的济南,炎热难耐,加上案情复杂,一天下来难得有多少轻松。此时,他眼前水杯早已见底儿,桌上的卷宗却还有厚厚两摞。

这是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五庭审判长陈平日常工作的一个场景。30年法院工作经历,使他养成了这样一种办案风格:先开心结,再解法结,釜底抽薪,案结事了。每年,他审结案件都在百件以上,其中近七成当事人接受调解或经调解撤诉。

“耐心听讼,耐心调解,耐心裁判,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司法温暖。陈平把耐心做成了一种品质!”济南中院副院长刘延杰说。

见陈平法官的血压比自己还高,杨某就反过来劝法官早点回去休息。

在同事刘洋眼中,陈平温和沉默,行事低调,但办起案来却是另一种风格。

道路交通事故、医疗损害赔偿、人身损害赔偿……这类案件争议点多、矛盾尖锐、案情相对疑难复杂,一旦处理不好,容易激化矛盾,导致群体性上访。所以,有难缠的当事人或棘手的案件找上门来时,很多人都避之唯恐不及。

每当这时,陈平总会第一个站出来。

与旁人不同,在陈平眼中,很少有棘手的案件或当事人让他为难。他说,“难缠”是一种信任,“棘手”是一次考验,只要你多一点耐心,多说一句、多跑一趟,当事人就会感受到法律的温度。

杨某诉某医院的医疗纠纷案,就是这样一件棘手案:2007年,43岁的杨某身体不适到某医院求医,医生作出恶性肿瘤的诊断,杨某随之进行了紧密的化疗救治。后来,医院再次会诊时发现,杨某身上的癌细胞居然都不见了!针对这种情况,医院无法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而化疗给杨某的身体造成极大负担,最终她不得不摘除一片肺叶。

一审期间,情绪激动的杨某多次到一审法院、政府信访部门闹访,甚至大半夜给法官打电话,给法官造成困扰,这让她一度“声名在外”。进入二审程序后,没有人愿意主动去碰这件棘手案,不是怕裁判不公,只是不愿惹上杨某这个“麻烦”。

在庭长左右为难时,陈平主动接过卷宗,简单一句:“这个案子交给我吧。”一切问题顿时迎刃而解。

阅卷后,他第一时间联系到杨某,约她到法院了解情况。杨某很意外,她在电话里问:“很多法官都对我避之唯恐不及,你咋还主动打电话?”

“我相信你。”

当天下午,杨某就赶到陈平办公室。当时她还在医院挂吊瓶,为了陈平这一句话她偷偷拔了针跑来。

往常,杨某一遇到不顺心的事就来法院闹,不管法官怎么解释,她都不相信。可这次,不论她说什么,陈平都耐心做记录。对于杨某提出的诉求和疑问,陈平随时拿起手边的法律手册,娴熟地将相关条文摘出来,解释给杨某听。

“陈法官,我为了这起事故搭进去半辈子积蓄,现在还要打针吃药,如果不是走投无路,我怎么能来打官司?”杨某说到自己目前生活的窘境,不由潸然泪下。

“打官司不容易,如果不是实在没有法子,谁也不会进法院打官司。但是仅凭现在的鉴定、证据,你的诉讼请求很难得到法院的支持。”陈平耐心地帮杨某分析面临的种种困难……

那天天气不好,下着小雨。等陈平将杨某的疑问一一谈完时,已是晚上8点多。听说杨某血压高,还在住院,陈平立刻将杨某送到附近的医院。

在医院门口,杨某拉着陈平,仿佛要将这些年来遭受的苦难一股脑倾诉出来,迟迟不肯进去。

杨某越说越激动,陈平担心她血压升高,于是建议:“我也有高血压,要不你陪我一起进去量量血压?”杨某这才同意。

一量血压,杨某是90/130,陈平居然是110/170!见法官的血压比自己还高,杨某又反过来劝陈平早点回去休息,还破天荒地道了歉。

第二天,杨某又来到陈平办公室,送来一瓶降压药。陈平谢过后送还给她,杨某生气道:“你如果病倒了,谁来审理我的案子?谁来为我做主?你如果不吃,那我也不吃!”

见状,陈平只好佯装收下,又找机会偷偷将药放进了杨某包里。

不过杨某这番举动让他很感动。“没有人会故意与你为难,关键要把你的善意传递给她。”陈平说。

在仔细研究案情、了解到杨某现实生活的困难后,陈平向领导请示对杨某的赔偿款先予执行一部分,以解她生活之困,也为之后的案件审理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

很快,杨某拿到了医疗纠纷两年后第一笔赔偿款,整整10万元。

在拿到赔偿款那天,杨某要请陈平吃饭,陈平婉拒了。“只要你尊重法律,不再做不理智的事,法院自会给你一个公道。”他这样告诉杨某。

后来,杨某将自己养的一株小盆栽送到陈平手里,在他开口拒绝前快速离开了。

“我只是想让陈法官每天都有一个好心情。”在笔者采访的当天,恰好碰到前来找陈平咨询的杨某,“像我这样的人太多了,都来找他,多操心。”这时的她不再是那个极端的杨某,她已经能乐观地调侃。

就像画家作画,一幅画可能需要创作半年、一年,甚至好多年,虽然知道画作最终要卖给他人,但真正的画家仍然耐心地去描绘。法官也是如此,“因为只有耐心将每一件案子办妥,才会有更多的人去欣赏它。”陈平如是说。

他总想再等等。或许,一些问题的化解还有转机。

岁月,是磨炼品质的试金石。陈平用一把法槌,描述了挥洒理想的青年时代和淋漓绽放的青春。

1985年,18岁的陈平高中毕业后进入法院,成为一名勤快能干的书记员。如今,他已是济南两级法院民事审判领域有名的行家里手。

2010年,陈平遇到一起棘手的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原告与被告是两个做邻居的老太太,一个78岁,一个65岁,因为一些琐事结怨。原告认为被告骂她,还有偷水的嫌疑,损害了她的名誉,为此两人叮叮当当吵了5年。期间,原告多次到省市有关单位上访,但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后来,两人起诉到法院,一审法院以原告证据不足而裁定驳回起诉。案件上诉到中院后,到了陈平手上。

这个案子单纯从法律上来处理,并不复杂:原告如果拿不出被告骂她的证据,而且证明不了给她造成严重损害,陈平就可以维持原判。但翻阅一审卷宗后,他意识到,维持原判,与法律规定是一致的,可问题是,横亘在两个老太太、两个家庭之间的矛盾怎么办?如何去消除她们心理上的困惑和心灵上所受的煎熬?

身为法官,陈平从不急于去敲响手中的法槌,或在写好的判决书上写下自己的名字。他总想再等等看,或许一些矛盾的化解还有转机。

第二天,陈平将两个老太太约到办公室。了解情况后发现,两人年岁已高,又因纠纷拖累,均开始产生严重的自闭心理,身体健康受到了很大影响,如果这样下去,后果难以设想。

两个老太太焦虑的眼神,一时间成了他无法推却的牵挂。他决定一定要帮助两个老人解开心结,用真诚感化她们心头上的坚冰。

于是,居委会,派出所,信访局,司法所……凡是有助于化解矛盾的情况,他都耐心地一遍遍去了解、核对,从不气馁,也不放弃。

经了解,尽管原告没有证据证明被告曾经骂过并推搡过她,但能确认双方之间确实发生过纠纷。

可是,不管陈平怎样解释、劝说,原告只有一句话:“你就是说下大天来,她也得赔我钱!给我道歉!”

明明可以一判了之,他却选择了判决之外一条泥泞、艰辛的调解之路。

陈平先后6次到原、被告所在居委会与两个老人拉家常,背对背给双方做工作,希望两个老人能够互相谅解,前嫌尽释,别让儿女太多担心,共同安度晚年。

后来,被告同意拿出400元钱,给原告适当补偿,并向原告道歉。为了尽快促成纠纷的解决,陈平自己也拿出100元钱,交给被告,让被告虔诚地递给原告。

这一举动,顿时让两个老人感动地老泪纵横。她们没想到,一个素不相识的法官会为了她们的纠纷如此费心!于是,一个涉及两个家庭,长达5年的纠纷,就这样得到圆满化解。

“普通法官办案,只要弄清事实、明确责任,就可以依法判决,但陈平不同。他为当事人付出的精力、作出的牺牲,卷宗中没有,考核从不计入。他就想讲好判决之外的故事,仅此而已。”济南中院民事审判第五庭庭长邢景明告诉笔者。

他说他就是在他们中间长大的,他知道他们的生活多么不容易。

人生的一切,不是算来的而是“为”来的;不是求来的而是修来的。在陈平的微信签名上,他这样写道。

曾经有位当事人李某,是一起非法集资案的受害人。法律规定关联案件涉刑事的,民事上不能再受理。但是这起刑事案件审理时并没有包含李某的诉权,民事诉讼又不能重复立案,导致李某的权利无法得到救济。

走投无路的李某上访到济南中院,情绪激动地在立案大厅喊叫,好几个法警都劝不住,这一幕正好被路过的陈平看到。

那天陈平碰巧去送一个来访的当事人。见立案大厅中乱成一片,他停下脚,上前询问情况,然后主动将李某带到接访室了解案情。

一会儿,陈平跑到立案窗口要了本法律手册,询问立案法官这种情况的相关法律规定,回到接访室一句句解释给李某听,针对李某一些特殊情况,陈平又到立案窗口沟通、求证。如此几趟,李某被陈平的耐心、真诚感动了。

后来,陈平将自己的手机号留给李某,建议他到立案庭申诉,如果遇到其他法律问题,可以跟他咨询。几句话,陈平就把激动的当事人劝走了,在场的同事无一不心服口服。接访回来后,他又第一时间找到庭长汇报,积极协调解决。

这些“麻烦事儿”,陈平总是耐心去对待,甚至上赶着去揽“麻烦”。之所以这么做,不是他逞能好强,而是当事人离去时那让人心酸的背影,让陈平无法释怀。

每一次被当事人“纠缠”,那求助的眼神都会化作一种沉重压在他的心头。他说他就是在他们中间长大的,他知道他们的生活有多么不容易……

陈平审理过的案件中,无一超审限,无一错案,无一因自身原因引发当事人信访上访。2007年以来,陈平的工作业绩连年被评定为“优秀”,他也多次立功受奖。

“只要是法律规定的,我就支持你;违背法律精神的,我就用法律说服你。”陈平说,他办的每一起案子都经得住推敲,接待的每一个当事人都对得起良心,他从未办过一起令他后悔的案子。

陈平没有审理过社会高度关注的大案要案,也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陈老师是一个让我感动的人”,书记员姚敏说。陈平不止感动着她,也感动着身边每一个人。

合议庭的同事有的住得远,有的家中孩子还小,但凡有急事,身为审判长的陈平都是第一个顶上来,相互扶持。“与陈平在一起,这种关心和爱护,让人很踏实。”法官刘洋自从与陈平一个合议庭,这种兄弟般的关怀如影随形。

家中老奶奶生命中的最后三年,陈平将老人家接到身边,悉心照料。老人去世前告诉他,这是自己一生中最幸福的三年。

陈平同样热爱生活。同事从网上买了假山,他会热情地帮忙布置;有时约上三五个朋友去听听相声、欣赏吕剧;办公室里有他刚从花卉市场费劲淘来的风信子;周末他还会去逛逛心仪的男装品牌,他看中了一件秋季新款风衣,因为“穿上挺帅气”……


【关闭】 【打印】 【纠错】  [责任编辑:朱玲丽]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中国审判杂志社”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审判杂志社,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和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本网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审判杂志社”。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审判杂志社)”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同中国审判杂志社联系的,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不良信息举报  |  投稿信箱  

关注《中国审判》
Copyright © 2012-2024 www.chinatrial.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编:100745 联系电话:010-67550550/67550645 杂志社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2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6485号 | 京ICP备 13051393号-1
《中国审判》杂志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