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在线投稿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2024-05-06
星期一
 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文化 >> 文学 >> 散文 >> 正文
边城里的旧时光
——凤凰游记
时间:2014-12-24 16:34:25    作者:谭喜荣    来源:广西省百色市田东县人民法院

因为沈从文先生笔下的神秘湘西,我对凤凰向往很久了。在我的想象里,边城就是沈从文先生笔下的一个故事——小溪边的白塔中住着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和一只黄狗。有一天,两个年轻人喜欢上了女孩,这便编制出了一个青涩而让人怅然若失的的爱情故事。来到边城已经隐隐成为我心中的一个愿望,我想走过心中埋藏着的这个故事。

我拿着拖拉着行李箱,穿过漫漫的人群挤上了火车。从包里拿出《边城》。这本书我已经看了很多很多次,也无数次为傩送和翠翠的爱情留下眼泪。但还是忍不住一遍又一遍地翻阅。炎热的夏季把空气和闷热的车厢把空气变得浑浊和沉闷,我望向窗外,一望无际的天空里一朵白云也没有,放眼全是湛蓝湛蓝的天。也许是看书的时间过得太快,不一会儿就已经日暮西垂,夏日的暮色柔软地覆盖在书页上,夕阳流露出暧昧光晕把书页上最后一行字照得格外清晰。我把书合上,呆呆地看着窗外。天空渐渐暗下来,嘈杂的车厢也渐渐平静了下来。天空慢慢侵染上广袤无边的夜色。要到自己心里向往很久的地方了啊。

清晨的时候来到了吉首市,登上了从市区到县区的大巴。水泥森林渐渐被蜿蜒的山路和苍翠的景色替代,晨曦的光亮一下子打在人们的脸上,阳光透过树叶缝隙倾盖而下热烈而灿烂的天光。阳光似乎把周围萧瑟的景色瞬间唤醒了。正在打盹的人们也禁不住望向窗外明媚的温暖。

下了车来到古城区。一下车便发自内心的感叹。这就是我想象中的样子。沱江一条蜿蜒的长河以一种温暖的姿态环绕住凤凰,清清亮亮的江水蜿蜒开去,像是一个羌族少女柔软的身姿。临江一座座高大的吊脚楼似乎在遥遥守望远方。青石板的老街给人一种十分沉稳而平静地感觉,像是流经了岁月的沧桑,像是在讲诉时光的渐老。这种亲切而久违的感觉,给人一种岁月静好的感受。

找旅社花了一些时间。安置好住所时候我换上拖鞋和长裙,把一天的赘物都放在旅社里,然后出门。

老街并没有现代建筑,只是历史留下来的一些老房子。这是使得凤凰安宁隽永的一个大原因吧,数年年轮的滚动,使得整个城老得韵味十足。街上游客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也许是因为旅游淡季的缘故,所以整个城依然保持着一种静谧而温暖的氛围。偶尔经过的游客,我的耳边总会传来一阵阵欢声笑语,这本来就是一个让人愉悦的地方啊。周边的小店铺不愠不火地开着,精致的小玩意吸引着游人们的目光,许多人跑到姜糖店选购姜糖,这时候就能看到熙熙攘攘的一片。但是即使小店里游人如织,却感觉不到拥挤或是喧闹。好像一切都是理所应当,静谧就是这座城的不二法旨。

沱江边的空气很清新,放眼望过去都是青山和碧水,青山倒映在碧水上,缱绻缠绵地伸向远方。沿江而行便可以找到沈从文先生的墓地,依山傍水的地方。抬头放眼是无际的蓝天与苍翠的树木,低头静听是江水冉冉细细流经。难怪,我不禁发出这样的喟叹。只有在这样古朴而安然的湘西,沈老先生才能写出这样沁人心脾的文字吧,他的笔下才能呈现那么古朴动人的爱情吧。先生的碑上有一行题词 “赤子其人,星月其文”,我在心里渐渐叹了口气,还有什么能比这句话更能形容沈从文。其人怀一赤子心,其文璀如星月芒。

循江而行的时候看到了在不断招呼着的船家,他们说吊脚楼是要在水里看,才能看出它的别样风味。我和几个人拼了一个小船。小船并不大,但还是能装下五六个人。船儿顺着江水静静地划着,船夫不时和我们指点船外的景色。而坐在船上,总有一阵阵习习的凉风迎面扑来,十分舒适和惬意,我们笑言,总算知道古时为什么有那么多隐居的居士了,只这一份安然自得便足以了。“那是虹桥。”船家有点冲撞地打断了我们的对话,急急地说“有600年的历史了啊。”我们一行人抬头看了看,挺大的一个桥,有三个桥洞,却不像普通桥的样子,上面似乎像是建着一个宫殿的样子。

沈先生的故居在一个小巷的深处,和他平静而安然的文字一样。一个不起眼的屋子,门上挂着两个灯笼,上面写着沈先生故居。沈先生在凤凰住了十五年,十五年里,他不断用手中的笔纸描绘出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描绘出长街,清河,和一个个悠长的故事。

华灯初上的时候我从窗外看出去,一个个房子里的灯光渐渐都亮了起来,温暖的光芒在两岸相互交织,在江面上投出旖旎的倒影。虹桥被彩灯点缀了满满的光亮,远远望去,像是一个妇人在和一个少女话着家长里短。晚上的凤凰似乎比白天还要热闹一些,青石板的老街上,会有一些妇人在兜售着各种民族的饰品,甚至还有民族的服装。

第二天我起来的时候已经是中午了,来到楼下吃了一碗面,浓浓的汤吃得我很撑。吃完后继续着前一天的游览,继续着未完的梦。买着精致的小饰品,吃着亮晶晶的手工姜糖,捧着冒着热气的糍粑哈哈大笑。

这是翠翠和傩送爱情开始和结束的地方。我抱着这样温温热热的感动,走过了这短短几天。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中国审判杂志社”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审判杂志社,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和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本网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审判杂志社”。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审判杂志社)”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同中国审判杂志社联系的,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不良信息举报  |  投稿信箱  

关注《中国审判》
Copyright © 2012-2024 www.chinatrial.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编:100745 联系电话:010-67550550/67550645 杂志社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2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6485号 | 京ICP备 13051393号-1
《中国审判》杂志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