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在线投稿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2024-05-06
星期一
 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文化 >> 文学 >> 散文 >> 正文
法槌牵系法治梦
时间:2014-11-17 15:39:53    作者:傅爱军    来源:益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这是一个崇尚“我有,我可以”、“我选择、我喜欢”自我意识与标榜个性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每个人都在期待着能够自我做主的人生旅途与“我愿意”式的自由选择。 

说起法律,有许多机缘巧合。高考填报志愿时,在金融、法律、中文之间徘徊,最终选择了法学。读书时,翻开美国著名学者德沃金的名著《法律帝国》这书本,读到这位大师对法官形象描述的点睛之笔----“在法律铸造的帝国里,法院是法律帝国的首都,而法官则是帝国的王侯”,我为此精辟之辞赞叹不已,同时也对崇高而威严的法官职业油然产生了几多神圣和向往。

有一天,当我真正走进法院大门,才发现,我们手中本应闪耀着锋利光芒的法律利剑,也会遭遇难以斩断的现实难题。农民跟商家对簿公堂,誓为讨回公道;患者把医院告上法庭,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今天这位老爷爷扶着轮椅来院里信访,明天那位老奶奶又拄着拐杖嚷嚷着如果不支持她的诉求就要跳楼;今天法院门前坐满了可怜的被告拉着横幅喊冤,明天法院门前又坐满了可怜的原告为权利而斗争……当我说到这里,也许有人要问,这和法治有什么关系?我想起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斯蒂芬·布雷耶在接受财新《新世纪》记者访谈时说道,法治必须通过法官来实施,法官必须独立。法治的重要性在于使人坚信,没有人能真正偷走不属于自己东西,伤害他人的则必定会被送进监狱。当然,那些被关进监狱的人,都必须经过恰当的司法程序。各位同仁,司法是利益诉求权利表达的理性平台,是事实、证据、法律语境下相对封闭的法治空间;而定分止争、化解纠纷是我们法官的天职所在!

有人说,法官其实是一个凄美的职业,看起来很美,其实很苦。我刚进法院的时候被分在民庭,有两个当事人协商不好,从一同事的办公室出来,离开时两人吵了几句。本来,民事纠纷吵几句也实属正常,可是其中一个当事人毫无预料地顺手拿起走廊上的垃圾桶盖,砸向另一个当事人。我刚好从另外一个办公室出来,桶盖就掉在离我两、三米远的地方。当时想,万一砸中我了怎么办?当然,这在久经风雨的各位看来,也许只是碰到的微不足道的一件事,但当时还真困惑了我好久。困惑不止于此,还来自办案经验的缺乏。我到了立案庭之后,负责诉前调解工作。一个女当事人过来起诉离婚,离意已决,而且言语间透露双方能够做通工作的意思。我见双方又都有很稳定的工作,于是把握十足地联系对方当事人。一位老法官在一旁提醒,这案子不一定能一下调得了。还真的印了这句话,对方接了电话,倒是马上赶了过来,还带了个戴墨镜的“手下”。双方一见面就骂起来还动手了,男的拖着女的要回去说清楚。我本来比较瘦小,拦也拦不住,后来还是庭长和法警过来才平息了这场纠纷。

而我的周围,昔日里在我眼里笼罩着各种光环的法官们,也已不在神秘。因为我清楚的知道,法官也和常人一样,他们也会每天接送孩子上学、放学,也会在菜市场为一斤白菜和人讨价还价;他们也会为了事业上的进步而绞尽脑汁,也会为了职位的提升而不懈努力。有很多法官,在一起闲谈的时候,他们也会讲述自己办理案件时遇到的艰难甚至险阻。我一个很好的朋友有天跟我讲,有段时间她都很焦虑,晚上常为思考案件如何处理、是否处理得当辗转难眠。记得有人说过,“法官是很难说话、很难相处的人,他们眼里只有案件、当事人判刑、赔偿等概念,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其实说这话的人不懂,法官谈论和担忧的永远是别人的事,他们把和谐带给别人,唯独把满心的疲倦和孤独留给自己。

古罗马法学家塞尔苏斯,他说“法乃善良与公正的艺术”。最近看了一部微电影----《追梦法官》,电影中用到了一个词叫“有点泪”,我很认同。我就是个泪点低的人。记得有一次,同事的一个案子,一个女人牵着她读小学的女儿,见到同事就要跪下,小姑娘用近乎哀求的声音说道“叔叔,你判我爸爸妈妈离婚吧。”说实话,我当时很难过。我常想,是什么人会来法院打官司呢?我不知道在座的同行们有没有同样的想法,就是“两院”----医院、法院千万不能进。没有迫不得已的事、没有的确迈不过的坎,没有实在咽不下的气,一般人大多不会选择走司法途径。将心比心,我也不愿意打官司,累!花钱、花时间,还面对不确定的结果。那真是遇上难事了才上法院来的,可这世上还真有避不过的为难事。而我们能为深处困难的他们做点什么呢,我们不能让时光倒流,让悲剧消失,也不能一出手就能抹掉当事人心中的阴霾和不平。

良知时刻拷问。每一个案件都是一次司法公正的考验。我们只能尽自己所能的,办好每个案件,不唯权,不唯上,不为强权背书,不为资本买单,不被人情绑架,不依附、隶属任何一方,不预设立场,不预想正邪,无门户之见,无帮派之分,唯理是求,唯法是从。因为事关生命、自由、财产、尊严,不敢不慎;案涉事实、证据、法律、情理,不得不思。对刑事案件来说,或许就是加快办案节奏,让正义彰显来的及时一些;对于民事案件,或许就是试着耐心、耐心、再耐心,透过当事人的诉求,尽可能的穿针引线、沟通协调。

法似矩,行有依,行法治,天下理。司法工作是法治中国的重要构成。法槌起落沉甸甸。法槌举起时思考法律的神圣,在法槌落下后昭告正义的庄严。正义止步,司法蒙羞,正义迷途,法律受辱。养吾浩然气,成我超然品。让我们内省于心,外化于形,时时磨砺手中的刀胸中的剑;让我们坚定法治信仰,为实现伟大的法治梦建功立业,砥砺前行!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中国审判杂志社”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审判杂志社,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和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本网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审判杂志社”。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审判杂志社)”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同中国审判杂志社联系的,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不良信息举报  |  投稿信箱  

关注《中国审判》
Copyright © 2012-2024 www.chinatrial.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编:100745 联系电话:010-67550550/67550645 杂志社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2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6485号 | 京ICP备 13051393号-1
《中国审判》杂志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