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在线投稿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2024-04-30
星期二
 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文化 >> 文学 >> 散文 >> 正文
棕香弥散里的单曲循环
时间:2014-05-28 15:11:23    作者:董万军 杜东安    来源: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

面对时光,我一直都承认自己是一个时常心血来潮的人,往往因为一首歌,一句话,一个节气,或是一碗粥饭,我总能如此真实地将记忆深处某些鲜血淋漓的部分通盘翻出来,再之后,就只剩下一个人蜷缩在飘雨的夜里,咀嚼着发酵得近乎潮霉的疼痛。

该是到了吃粽子的时节了吧,母亲照例甄选了上好的糯米,将往年用剩下的粽叶重新发泡好,准备着制作今年的如意棕子了。每年此时,看到这样的场景,我总会忽然记起一首歌——陈奕迅的《十年》。“如果那两个字没有颤抖, 我不会发现我难受 , 怎么说出口 ,也不过是分手,  如果对于明天没有要求, 牵牵手就想旅游 ,成千上万个门口总有一个人要先走”。好多年了,对于它,我一直都习惯于这样的单曲循环,就像今日此时,原本半个小时的车程,因为耳麦里的旋律,我再次选择了相反的方向,从某一个陌生而又熟悉的起点上开始,行走,再返回。犹豫着,彷徨着,固执得不肯落泪,尽管内心那般的疼痛。侧身有几个人拎着刚从超市买回的熟食粽子,谈笑着,匆匆地擦身而过,那些陌生人看着我,眼神里都是诧异的光,抑或是我一身黑衣,像个幽灵,我确信,那些人在我身上看到的全都是冰冷的孤寂。

在这条环形线上只有两路公车,冷清的站牌之下,一个陌生的男子,满脸幸福的表情,刚刚恋爱的模样。他有意护着自己的女友,明显是不想让我靠近,看着两个人津津有味的替换着啃食同一个粽子,我默然微笑。也就是在这样的一刹那,经年隐藏在心底的人,还是幽灵一样浮现在我的脑海,伴随着黄昏的微光,一些回忆也渐渐上演。

这个城市有些优雅的气质,熟人不多,尽是为所欲为的满足,最大的好处就是人与人之间可以肆意地暧昧,疯狂地交流,无论走到哪里,只要用心去感悟,哪里都是感动人心的自由。就像十年之前的那个仲夏,邂逅了爱情,却也同样遭遇了分手,只是不痛不痒,不短不长,一切都是刚刚好的样子。男孩和女孩追逐赶着同一辆计程车,纷纷拿出两张不同面额的人民币,叫喊着两个不同的目的地;合用一根耳麦听着同一首歌,却硬是哼出了两支不同的曲调;两个人彼此双手抱胸,等待着小贩们刚刚出锅的同一个粽子,而后再哄抢着包藏在糯米里的同一个蜜枣……类似种种,全是青春的印记。

只是后来,当曾经那般亲密的两个人阴差阳错地划分了地界,华北与华南,再不是天气预报里的专业术语,分离成了既定的事实,我们所给出的理由,还是那一句“成千上万个门口 总有一个人要先走”。

那天,我们喝完最后一打啤酒,火车站门口,熙熙攘攘地人流,没有人发现,这个世界上正在进行着的一桩分手,你问我,“能否再买几个当地的粽子”?我默不作声,跑去熟悉的小贩那里,一口气买了整整两大包,你打趣说,“到了那边,吃不完,就放进冰箱冻起来”。说这话的时候,仿佛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之后,就是月台,那些逐渐拉长的距离,像是一道遥远的河,汹涌着,咆哮着,一直这样,好多年。

《十年》,是首歌,更是一段疼痛的时间。耳边的单曲循环,从五分钟到五十天,再到五年,十年……不同的暗夜,总能听出不同的味道来,有时竟然能听出生命落地的声音,安谧和恐慌,似乎永远都是一种气息,这样的感触循环着,使人越来越眷恋生命的味道。

时至今日,只是因为看到一对恋人共食同一个粽子,我竟然还是如此真切地想起了一个人。那时青春,我没有忘记,也决不允许忘记,爱情是一部自编自演的情景剧,没能走到最后的两个人,一定会有一万个用来注解的缘由。而我们,完全就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虽然永远不会分离,但是也永远不会在一起。还是重新捡拾起这首歌吧,午后,或是深夜,就这样一次一次循环,直到心静如水,直到了无凡尘。

其实,当初说再见的时候,我一直以为自己会哭,事实上,后来却没有。爱情走后,心越来越空,青春走后,时间也越来越老。如今,棕香再次弥散开来,不因为其他,完全就是所谓的时令,我在淮水之源,遥望黄浦岸边的你。这首歌一直唱到把回忆风干,一些人,一些事,注定会让人怀念一辈子,一些旋律,前进着,倒退着,不悲不喜,肆意横飞,抑或是时光太过凌厉,无形中就在眉梢刻下了印痕,而今,唯有让单曲循环永远继续下去,如此,便好。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中国审判杂志社”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审判杂志社,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和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本网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审判杂志社”。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审判杂志社)”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同中国审判杂志社联系的,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不良信息举报  |  投稿信箱  

关注《中国审判》
Copyright © 2012-2024 www.chinatrial.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编:100745 联系电话:010-67550550/67550645 杂志社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2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6485号 | 京ICP备 13051393号-1
《中国审判》杂志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