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在线投稿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2024-03-29
星期五

《中国审判》2018.12 202 出版日期:2018-06-30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走进“两山”巡回法庭 绿水青山皆有情

文 | 本刊记者 花蕾 通讯员 孙红波

1.jpg

>>2017年11月16日,浙江高院政治部副主任赵年国(左)与安吉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赵德清(右)在余村为“两山”巡回法庭揭牌

20171116日一大早,细雨霏霏,余村村主任俞小平精神抖擞地来到村委会。他知道“今天有件大事要发生”。当天,安吉县人民法院“两山”巡回法庭在余村正式挂牌成立。在“两山”理念的诞生地— 余村成立安吉县人民法院“两山”巡回法庭,有着特别的意义。

正如揭牌当天,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政治部副主任赵年国期许的:“安吉县人民法院坚持司法为民,加强司法便民利民工作,争取为‘两山’司法实践作出更大的贡献。”“两山”巡回法庭通过开庭审案、法官驻村、预约办案、多元调解等措施,开启了司法便民利民新时代。

送法下乡

2017121日,余村启动家禽家畜散养整治活动。活动启动前,俞小平特意向安吉法院院长沈芳君询问法律法规中关于乡村自治的边界以及家禽圈养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听完建议,俞小平很快把家禽圈养也纳入“两山”议事会的议事日程。俞小平说:“‘两山’议事会作为民主议事决策的常态协商机制,从自来水收费、家禽圈养、垃圾分类、文明祭祖到全村规划建设,大小事都要通过众人商议后才能做。村里每花一分钱,都公示在‘村村通’电视台上,随时接受监督。”从2018年年前到现在,为杜绝村里的安全隐患,余村已经整治了8次流浪狗,但至今为止,没发生一起纠纷。行走在余村村道上,记者没看到“狗撒欢乱跑,鸡鸭四处漫步嬉戏,动物粪便随处都是”的乡村常见图景。

2018420日,“两山”巡回法庭成立5个多月。安吉法院环境资源庭庭长马琴芳与记者一起来到余村。当天是周五,马琴芳值班。她径直走到余村村委会办公室最后一个格子间坐下。办公桌上竖着一个塑料卡片,写着“‘两山’巡回法庭”。“驻村法官轮值表”被做成小卡片放置在桌上。6位业务庭庭长的名字、值班时间、办公室电话及手机号码一目了然。轮流值班时间已安排到20195月。每周一到周四,安吉法院会安排法官来值班;周五上午,各业务庭庭长值班。“半年前,办公室已经把值班表安排好了。”马琴芳说。

递铺法庭庭长孙红波是第一个在“两山”巡回法庭驻村的庭长。在他看来,值班法官做的最多的事情是为村民提供法律咨询。在他接待时,村民常会问起诉状怎么写、追讨欠款怎么办、诉讼离婚要准备哪些材料。“我们倡导服务最初一公里,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进法院之前。保证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打造‘枫桥经验’升级版。”孙红波说,纠纷登记簿清楚记载着村民来询问的每一个事项。

就在不久前,村民王亮春来咨询合同的事。王亮春想把家里的房子租给别人开民宿,但是租房合同的注意事项有哪些,他想请法官把把关。他来村委会那天,值班法官正好去村民家调解。他给值班法官打电话,“法官在电话里给我解答问题,还说如果不清楚的话可以提前预约时间,他来余村当面讲。”王亮春眼睛里闪着光。

环资庭法官冯萍听到王亮春和记者聊天,也打开了话匣子。前一天,她刚来余村值班。“老百姓听说余村有个巡回法庭,来村委会都爱来转转,问些问题。”她说。村委会办公室位于余村村口,因此,办公室也成了许多游客进村观光的第一站。有时,外地游客也会来问问题,法官都会耐心解答。

冯萍今年54岁,法院的年轻人喜欢叫她“冯妈”。1994年,她通过全国法院增编补员考试进入法院工作,先后在办公室、刑庭、环资庭都待过。2011年她辞去庭长的行政职务,专心审案。在环资庭,她主要审理环境资源刑事案件。没有特殊情况时,“冯妈”脚上总穿着一双运动鞋,跟着森林公安翻山越岭勘查现场。冯萍已记不清爬过多少山。有时外出调解,冯萍还会顺路进村委会看看。

在冯萍看来,法官给村民提供的是一种法律指引,“矛盾还没进法院,老百姓更容易接受调解意见。”她说,虽然村民纠纷多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是小纠纷也容易酿成大事故。她值班时曾遇到一件事。一天,一名女子冲进村委会,想找人说理。原来,她家门前有条小溪,溪流在该段有隔离网,上游的垃圾堆在隔离网上。保洁员打扫卫生时,埋怨她家卫生差。她觉得没面子,和保洁员吵了一架,邻居劝架把两人拉开。冯萍赶紧从情理上疏导,“卫生靠大家,村子干净了,你开店做生意也更赚钱。”据冯萍介绍,侵害人身权损害赔偿纠纷的导火索大多是口角。村里是熟人社会,村民最讲究面子。

据统计,“两山”巡回法庭设立以来,已经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120余次,就地化解纠纷30余件,引导进入诉讼程序仅5件。

审理首案

冯萍想起了汤晓生,那是个很要面子的年轻人。他的案子是“两山”巡回法庭开庭审理的第一案。

2017124日是党的十九大召开后的第一个宪法日。“两山”巡回法庭首次公开开庭审理高强、汤晓生滥伐林木案。为了鼓励更多村民旁听审判,法院提前和村委会进行沟通。村民小组组长把开庭通知分别发到微信群里。因余村房屋紧张,开庭当天,党员活动室成了临时法庭。挂上国徽,摆好桌子。“现在开庭。”随着审判长马琴芳落槌,庭审开始。

“我们不该为一己私利而破坏生态。”汤晓生和高强当庭表示后悔。201611月,汤晓生计划砍伐承包山上的松树,经审批许可采伐林木蓄积为3.68立方米。后汤晓生联系高强,两人又看中其他两处承包山上的林木。双方谈妥由高强具体实施砍伐,汤晓生则以每百斤净得18元的价格将所伐林木卖给高强。经鉴定,高强超采伐许可滥伐林木蓄积51.3立方米,汤晓生超采伐许可滥伐林木蓄积33.5立方米。二人滥伐林木蓄积量已经达到法律规定“滥伐数量较大”的标准。

考虑到高强与汤晓生在涉案林地已积极开展山林复绿工作,合议庭当庭宣判,两位被告人的行为均已构成滥伐林木罪,判处被告人高强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000元;判处被告人汤晓生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刑二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3000元。同时,合议庭发出生态修复补植令,责令两位被告人分别在龙山林场的补植复绿警示教育基地异地补植及在涉案林地原地补植,完成协议约定的补植抚育任务。

“专业法官定期驻点,就地开展庭审、化解纠纷,将一个个真实的案件庭审变成了一堂堂生动的环境法治教育课。”在余村党支部书记潘文革看来,“两山”巡回法庭是推动余村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及时参与决策合法审查、合同风险防范、矛盾纠纷法律把关,余村一步步从学会用法走到了习惯用法,实现了村民零上访。

首例“补植令”

除了设立“两山”巡回法庭,安吉法院还通过发出浙江首例“补植令”和开设补植复绿警示教育基地来守护这片土地。

马琴芳清楚记得自己第一次发出补植令的情景。2017815日,安吉法院在天子湖镇西亩村巡回审判一起滥伐林木案,当庭发出浙江省首张补植令。“没想到,没办林木采伐许可证,砍掉自家山上的树也是犯法的。现在后悔也没用,只有再把树种上!”在没有取得采伐许可证的情况下,被告人赵权砍掉了承包山上的林木,全部种上了白茶。“安吉县以白茶闻名,却是滥伐林木类环境资源案件的多发地区。”马琴芳说,白茶根系浅,保持水土能力差。在大于25度的山坡上毁林种茶,山地容易发生水土流失。

考虑到赵权已认识到行为对森林资源造成的危害后果并申请在涉案林区进行补植修复,安吉法院在判处其刑罚的同时,发出了浙江省首张补植令,要求赵权将涉案林地补植竹木,复绿至毁林前植被覆盖率。

什么是补植令?安吉法院分管环资审判工作的审委会专委来燮元介绍,补植令是指在涉林刑事案件发生后,由破坏生态行为人提出申请,与林业部门、森林公安签订《补植复绿协议》,经法院司法确认后发出,责令行为人对所破坏的森林资源进行补植和养护。

为了保证补植令的实施效果,安吉法院牵头,协调县公安局、县检察院、县林业局、县司法局联合出台了浙江省首个县级《涉林案件补植复绿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生态修复协作机制。从补植令的发出、监督验收、跟踪督促到收监执行整个过程,《实施细则》详细规定了各部门的职责。如规定补植复绿协议需明确约定须补植的面积、四至、树种、株数、时间、成活率等。此外,在缓刑考察期,法院还与社区矫正机构做好对接,对每一个罪犯的复绿情况跟进督促,建立跟踪档案,以撤销缓刑为督促手段,对未按要求补植复绿的行为人,经三次以上警告之后撤销缓刑,收监执行原判刑罚。

来燮元说:“判决后,罪犯必须按照签订的《补植复绿协议》进度来完成生态修复。比如要求一亩种60株,他可能仅种10株,这样就要对他发出警告。《实施细则》对根茎部分也有要求。种植根茎没达到5-6厘米的树苗,而发生水土流失,不仅要对罪犯进行警告,如果构成犯罪的话还要追究其刑事责任。”

“环境治理是一项多部门联动协作的工作。”来燮元回忆,生态修复协作机制从起草《实施细则》到出台经历了4个多月。早在补植复绿警示教育基地选址时,他第一站就来到龙山林场。当时是冬天,他爬到山上,看到绵延不断的山脉,幻想着夏天绿意盎然的样子。随后,他又来了好几次,并请安吉法院院长沈芳君一起来考察,又找林场场长谈规划。

在来燮元看来,工作的关键是协调五个部门负责人坐在一起落实补植复绿机制的构建问题。“负责人都很忙,彼此的时间常常对不上,只能一次次往各机关跑。有时,拉着沈院长一起去。有院长坐镇,我讲话的底气都很足。”终于,201711月,《实施细则》生态修复协作机制终于出台。他始终相信,“开始的路难走些,以后就是康庄坦途。”

孕育苍翠

马琴芳和记者来到位于安吉县郊区的龙山林场。正值中午,暴烈的阳光下,马琴芳看着地里长出巴掌大的木瓜苗,她想起2018327日下午,她、同事以及林业局的工作人员带领12名罪犯来龙山林场进行复绿补植集体活动,当天共复绿12亩。

当天,因滥伐林木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缓刑四年的叶权余,在林场技术员的指导下,轻手轻脚地把彩叶乌桕树苗放进坑里。“这次补植让我感触很深,这棵小树苗得多少年才能长成大树啊!过去滥砍乱伐了很多大树,真不应该。”此前,他是一名木材加工厂老板。叶权余期待这片光秃秃的山能够重返绿色。

201819日这一天,龙山林场作为全国知名的种苗基地添了两个新身份—补植复绿警示教育基地及环境资源审判巡回法庭。

据统计,自发出首张补植令起,安吉法院已与“补植复绿警示教育基地”所在地的龙山林场签订了异地补植复绿协议8份。

环境资源审判巡回法庭位于龙山林场唯一一处缓坡上。竹林掩映着三间平房,一间是法官办公室,一间是法庭,一间用于通行。法庭墙壁上用红色字体写着“护美绿水青山,彰显公平正义”的字样。揭牌当天,这里曾审判一起在当地颇为典型的滥伐林木案件,庭审吸引了附近村民前来旁听。

离开农场前,马琴芳的目光在起伏的山丘上扫了好几遍。她顿了几秒,说:“作为一个安吉人,我热爱这片土地,希望环境不受到一点伤害,永远苍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不良信息举报  |  投稿信箱  

关注《中国审判》
Copyright © 2012-2024 www.chinatrial.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编:100745 联系电话:010-67550550/67550645 杂志社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2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6485号 | 京ICP备 13051393号-1
《中国审判》杂志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