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在线投稿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2024-04-26
星期五

《中国审判》2018.06 196 出版日期:2018-04-12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兢兢业业 奋发有为 推动新时代安徽法院工作迈上新台阶

访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董开军

文 | 武新邦 段贤尧 李鹏程 吴嘉飞

“此前,我担任了8年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曾8次列席全国‘两会’。时光流转,我在2018年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来参加大会。”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董开军在谈及此次参会的感受时说,“我在全国‘两会’上与来自各地的代表委员们共聚一堂,各抒己见,共同为国家的发展和强盛献计献策,年年都有新见识、新思考、新收获。”

董开军表示,安徽法院将结合地方实际,着力抓好各项具体工作,不断开创安徽法院工作新局面,为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提供坚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中国审判》:您此次参会带来了哪些建议?提出建议的相关背景是什么?

董开军:我此次参会提出了关于设立合肥知识产权法院的建议。

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事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事关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繁荣,事关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安徽是全国第二个创新型省份建设试点省,国家首批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域之一,创新能力位居全国前列。安徽省会合肥不仅是全国四大科教城市之一,也是第二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更是中国唯一的科技创新型试点市。2013年以来,安徽区域创新能力稳居全国第一方阵,位居中部地区前列,共有62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安徽科技创新从“跟跑”进入到“并跑”“领跑”的历史阶段。

近年来,安徽知识产权案件持续增长,受案数量从2014年的1700余件上升至2017年的6000余件,年均增幅逾50%2017830日,在最高人民法院和安徽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合肥知识产权法庭正式揭牌成立。与20171月至8月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的收案量相比,该法庭成立6个月以来的收案量增幅高达70%,凸显了知识产权专业化审判对司法保护需求的激发作用。作为内设专门审判机构,合肥知识产权法庭在人员设置、专业水平、组织架构等方面的固有局限性逐渐显露,进一步健全安徽法院知识产权专门化审判体系的社会呼声日益高涨,反映出合肥知识产权法庭的设立尚不能完全满足安徽当前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需求。在2018年的安徽地方“两会”上,设立合肥知识产权法院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内容。安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具有巨大的潜在需求,设立合肥知识产权法院成为安徽省创新主体的普遍愿望。

司法在知识产权保护中具有主导作用。实践经验表明,设立知识产权法院,可以进一步健全知识产权专门化审判体系,是更好满足科技创新司法需求的重要途径。安徽具有强烈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需求和推进知识产权审判体系专门化建设的良好基础,设立合肥知识产权法院的条件已经具备。因此,希望国家能够批准在安徽设立合肥知识产权法院,辐射安徽全省乃至周边地区,改变现行知识产权审判体系与社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需求之间的不平衡状况。

《中国审判》:您如何评价《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现场听取和审议报告有何感受?

董开军:报告明立场、寄情怀,列数据、亮做法,举事例、说成效,从9个方面全面勾勒了人民法院5年工作的生动画面。对此,我有诸多切身感受,可以概括为3个“新”。

第一,司法改革实现新突破。司法责任制等基础性改革实现重大突破,遴选产生12万余名员额法官,85%以上人员向办案一线集中,改革审判权力运行机制,实现“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法院组织体系改革实现重大突破,设立6个巡回法庭、3个知识产权法院,推进跨行政区划法院建设;诉讼制度改革实现重大突破,刑事诉讼制度方面,试行庭前会议、排除非法证据、法庭调查“三项规程”,推进庭审实质化,民事诉讼制度方面,强化诉调对接,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推进繁简分流,让正义的实现进一步提速。

第二,司法事业发展实现新跨越。执法办案工作实现新跨越,5年来,最高人民法院受理案件82383件,审结79692件,分别比前5年上升60.6%58.8%,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受理案件8896.7万件,审结、执结8598.4万件,同比分别上升58.6%55.6%;加强审判监督,依法纠正呼格吉勒图案、聂树斌案等重大冤错案件,推动法治进步;信息化建设应用实现新跨越,主动拥抱现代科技,建成四大公开平台,持续推进大数据应用,以网络化、阳光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智慧法院初步形成;中国司法国际影响力实现新跨越,积极开展国际司法交流与合作,举办多次大型国际司法会议,为世界法治文明建设贡献出更多“中国方案”“中国智慧”。

第三,解决当事人“诉讼难”实现新进展。解决“立案难”方面,全面实行立案登记制,变审查立案为登记立案,对依法应当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当场登记立案率超过95%;解决“打官司难”方面,推广“互联网+诉讼服务”经验,开发“智慧法院导航系统”,推广“车载法庭”“背包法庭”,建立律师服务平台,实行远程视频接访和网上申诉信访;解决“执行难”方面,推动形成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格局,有效破解查人找物难题,强力实施联合信用惩戒,郑重提出并致力兑现“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的庄严承诺;解决“民告官难”方面,认真落实新《行政诉讼法》,依法审理各类行政案件,加大诉权保护力度,推进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支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中国审判》:您之前在青海法院工作多年,回顾这段工作经历,您有哪些难忘的回忆?

董开军:20077月,我作为一名中央机关挂职干部,从京华大地去到雪域高原。当时也未料想,一干就是10多年。青海地域辽阔,山川壮美,充满魅力,是干事创业的一片热土,也是一个能干成事的地方。10多年来,我身在青海,心更在青海。在那里,我投入了情感、倾注了心血、洒下了汗水,体会到了耕耘的艰辛,更感受到了收获的喜悦。南赴囊谦、北上祁连、西行茫崖、东下民和,我走过了青海所有法院和大多数基层法庭。每当我奔波在茫茫高原、穿行于无垠瀚海,“大美青海”的神奇风貌总会给我的心灵带来阵阵冲击,让我经受过多次精神上的洗礼。青海将永远是我魂牵梦萦的地方。

这次组织上安排我到安徽工作,既是对我在青海法院工作的肯定,也体现了对长期在高原和西部法院工作的干部的关心和厚爱。我愉快地服从组织安排,决心在新的岗位上、新的环境中兢兢业业、奋发有为、不负重托。

安徽是一个好地方,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一片令人向往的神奇沃土。我能有机会来安徽工作,并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参加全国“两会”,是我一生的幸运,也是难得的缘分。

《中国审判》:您对安徽法院下一步学习贯彻落实“两会”精神、深入推进法院各项改革工作有何规划和部署?

董开军:关于2018年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等各个方面作出了部署,提出了新时代人民法院工作实现新发展的主要任务。我们将结合安徽地方实际,着力抓好8个方面的工作,不断开创安徽法院工作新局面,为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提供坚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一是着力抓好理论武装。坚持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牢牢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确保法院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砥砺前行。

二是着力抓好司法审判。狠抓执法办案第一要务,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刑事审判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推进平安安徽建设。重点是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坚决打赢这场“硬仗”。严厉打击危害安全稳定的犯罪,依法严惩侵害民生民利的犯罪,依法严惩职务犯罪,全力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民商事审判要坚持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服务保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实施、打好“三大攻坚战”,有效发挥民商事司法职能作用,妥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重点是依法审理涉企业改制、金融、商贸、物流等纠纷案件,加大环境资源司法保护力度,加强房地产和建设工程合同纠纷等案件审理,妥善审理好涉军案件。同时积极落实家事审判方式改革,扎实推进道路交通事故纠纷“网上数据一体化处理平台”建设。知识产权审判要牢固树立“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的理念,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主导作用,积极参与创新型省份建设。重点是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继续推进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的“三合一”审判机制改革,持续推进精品战略,加强合肥知识产权法庭建设。行政审判要认真贯彻落实新《行政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支持行政机关发挥经济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职能,推进“放管服”改革。重点是进一步推进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积极推动行政争议实质化解决,有效延伸司法职能,促进严格执法。此外,要积极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适时出台相关意见,依法公正高效审理涉产权案件,健全联合信用惩戒机制,有效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和交易安全。

三是着力抓好“基本解决执行难”。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采取有力、有效的措施,决战、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强化“一把手”工作责任,实行“一把手”亲自安排部署、亲自协调解决,落实三级法院执行工作统一管理。在安徽法院开展为期6个月的“规范执行行为、提高执行效率”专项活动,确定专人负责执行指挥平台,推进执行指挥平台实体化操作及信息化运用。畅通法院内部衔接机制,积极推进“执转破”案件受理。对安徽法院执行工作开展专项巡查,加大通报问责力度。

四是着力抓好立案信访、审判监督和管理。立案工作要继续全面实行立案登记制,在安徽全省法院实行随机分案为主、指定分案为辅的分配制度。涉诉信访工作要坚决守住防止发生涉诉信访极端事件的底线,扎实开展重复访专项治理,加大信访终结力度,完善信访建议书制度。审判监督工作要进一步形成上下级法院审判监督工作合力,加强类案研究指导,强化工作衔接配合。审判管理工作要探索建立案件质量日常把关制度,深化审判委员会制度改革,完善专业法官会议机制等,积极构建与新型审判权运行机制相适应的全方位、立体化监管体系。积极探索建立新型监管机制,抓好案件办理关键节点的管控。

五是着力抓好司法改革。坚持党对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围绕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坚定不移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完善法官员额管理,建立安徽全省法院员额统筹管理、动态调整和退出、增补机制,构建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新型办案团队。完善绩效评价机制,健全法官惩戒制度。积极推进综合配套改革,确保在2018年年底前完成中基层法院内设机构改革。建立聘任制书记员制度,加快完善司法职业保障相关制度。深化刑事诉讼制度改革,深入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认真落实庭前会议、非法证据排除、法庭调查“三项规程”。深化民事诉讼制度改革,推进案件繁简分流机制改革和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改革,破解案多人少难题。

六是着力抓好信息化建设和运用。主动回应时代大势、实践需求、社会发展和人民关切,深入推进法院信息化建设。加快落实安徽法院信息化建设“十三五”发展规划,加快推进人工智能辅助办案系统、智能化大数据统计分析模型的开发、应用。加强信息化软件操作培训,整合精简平台软件,改善用户体验。全面实现网上办案,推进电子卷宗随案生成和深度应用。大力推进“互联网+司法服务”,持续整合司法公开四大平台,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司法需求。

七是着力抓好基层基础建设。大力推进“两庭”建设,着力落实“十三五”政法基础建设规划批复项目资金,大力加强人民法庭建设。全面落实惠及基层的各项政策,继续在员额配备、法官培训等各个方面向基层倾斜。高度重视为基层干警减压减负,规范各种检查、评比、创建等活动,压缩和改进面向基层的会议、调研、材料、报表等。加强法官权益保障,支持法官秉公执法办案。积极开展文体活动,推进法院文化建设。

八是着力抓好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探索建立司法巡查和政治督查相结合的制度。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健全党建工作责任体系,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上级法院党组在下级法院领导班子配备中的协管职责,强化监督管理。认真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坚持人岗相配、依事择人,树牢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加大审判实务及跨界知识培训力度,注重实践锻炼,建立审判业务专家人才库。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修订后的实施细则精神,落实《安徽省委三十条规定》,强化对审判权运行的常态化监督,用好执纪监督“四种形态”,以零容忍的态度惩处干警违纪违法行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不良信息举报  |  投稿信箱  

关注《中国审判》
Copyright © 2012-2024 www.chinatrial.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编:100745 联系电话:010-67550550/67550645 杂志社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2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6485号 | 京ICP备 13051393号-1
《中国审判》杂志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