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在线投稿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2024-04-27
星期六
 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文化 >> 生活 >> 正文
褙子和马面裙
时间:2014-03-27 16:44:06    作者:苏泓月    来源:百家

彭丽媛出访荷兰的中式礼服,特别是那件黑地牡丹花刺绣饰边对襟大褂,许多人联想到清末民初的装扮,其实,追其本源要回到隋唐,而那条淡青色两侧打褶的长裙呢,是明代出现的马面裙改良版。

先说褙子,褙子,即背子,始于隋唐,在宋元两朝盛行,到了明代,被称为披风。它是一种由半臂或中单演变而成的上衣,不仅仅为女性所穿,在宋代,男女皆服,不管是皇帝、官吏、士人,还是商贾、仪卫,都在穿它。样式多为对襟,两侧从腋下起不缝合,常常是罩在其他衣服外面穿着。

褙子在隋大业年间被当做朝服或者礼见宾客长辈的大礼服,隋炀帝行事奢华,在他那个时代,宫里的妇人爱穿“绯罗蹙金飞凤背子”,那时的褙子,袖子是半节的,衣身不长,到了宋代就发生了演变,《宋史·舆服志》云:“妇人大衣长裙、女子在室者及众妾皆褙子。”可见当时褙子在民间已经非常普及了。元代戴善夫《风光好》第四折:“妾除了烟花名字,再不曾披着带着,官员祗候,褙子冠儿。”明代的女性服装,有衫、袄、霞帔、背子、比甲及裙子等,基本样式大多仿自唐宋,一般都为右衽,恢复了汉族的习俗,明代的褙子,有宽袖、窄袖两种。宽袖褙子,只在衣襟上,以花边作装饰,并且领子一直通到下摆;窄袖褙子,则袖口及领子都有装饰花边,领子花边仅到胸部。

披风是根据褙子演变而来的,也是对襟、直领,领的长度大约一尺,大袖敞口,衣身同样两侧开衩,前后分开不相连属,衣襟缀有系带一对用以系结固定,也有使用花形玉纽扣进行扣系的。《朱氏舜水谈绮》提到了披风的制作:“(披风)造衣帛及色与道服同,但披风对衿而无镶边……膺有纽扣,用玉作花样,或用小带亦可。”《遵生八笺》更提到一种用小葫芦做成的披风纽扣:“(盆种小葫芦)形仅寸许,择其周正者,止留一枚垂挂可观,霜后收干佩带,用为披风钮子。”

到明末,披风出现了竖领款式,并一直延续到清代、民国,就是今天我们在彭丽媛身上看到的类似样式。有的披风里面絮上了棉花,或用各种动物皮毛作为衬里,这样它便有了御寒保暖的功能。《醒世恒言》中描写:“休得冻了,越加不好,教丫鬟寻过一领披风与他穿起。”披风下面配什么呢?通常是马面裙。

马面裙是一种打裥裙,裥有间隔,和百褶裙不同,明代的马面裙,在两侧打活褶,前后共有四个裙门,两两重合,中间是光面,没有褶,在裙子的底摆和膝盖位置还有装饰,马面裙裙身的面料也常见素色织花。到了清代,马面裙的褶子开始密起来,有的甚至密成百褶裙,式样变得复杂,马面上还有装饰。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中国审判杂志社”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审判杂志社,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和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本网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审判杂志社”。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审判杂志社)”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同中国审判杂志社联系的,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不良信息举报  |  投稿信箱  

关注《中国审判》
Copyright © 2012-2024 www.chinatrial.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编:100745 联系电话:010-67550550/67550645 杂志社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2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6485号 | 京ICP备 13051393号-1
《中国审判》杂志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