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在线投稿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2025-07-03
星期四
 当前位置:首页 >> 视点 >> 法院传真 >> 正文
韶关曲江法院:温情化解七旬当事人的“烦心事”
时间:2025-07-01 16:51:06    作者:石静怡 曾楠轩    来源: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人民法院

“已将7万元赔偿款打入李某账户,感谢法官和办案团队对这个案件的调解,谢谢你们!”日前,一起交通事故案件的当事人王某给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人民法院法官发来这样一条信息。

2024年6月,王某驾驶无牌三轮电动摩托车与驾驶电动自行车的李某迎面相撞,致李某右侧股骨远端骨折等身体多处受伤,李某住院治疗百余天。经交警认定,王某承担事故全部责任。事故发生后,王某支付了李某治疗费用及电动车损失共计5万余元,但双方就误工费、护理费等赔偿问题,始终无法达成一致。李某遂将王某诉至曲江法院,要求王某赔偿其各项损失共计8万余元。

案件审理期间,承办法官了解到,李某家属曾上门找王某协商赔偿问题,年过七旬的王某一度血压升高,回想起来仍心有余悸。王某表示自己也想积极履行赔偿责任,但觉得李某提出的误工费等费用远超预期。承办法官考虑到王某对李某的住院天数及误工期存有疑虑,如通过司法鉴定程序将增加当事人的诉讼成本;且诉讼周期一旦拉长,双方的矛盾可能会激化。为减轻当事人的诉累,法官一方面组织人员赴医院核查伤情,获取专业医疗意见;另一方面动员双方亲属参与调解。最终,双方达成7万元赔偿协议,约定分期支付。令人欣慰的是,结案后7日内,王某主动提前付清赔偿款,并向办案法官发来信息表示感谢。

据悉,曲江法院将持续落实矛盾纠纷实质化解工作,持之以恒地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事”“难事”“烦心事”,着力把定分止争做深、做实、做到人民心里去。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中国审判杂志社”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审判杂志社,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和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本网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审判杂志社”。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审判杂志社)”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同中国审判杂志社联系的,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不良信息举报  |  投稿信箱  

关注《中国审判》
Copyright © 2012-2025 www.chinatrial.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编:100745 联系电话:010-67550550/67550645 杂志社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2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6485号 | 京ICP备 13051393号-1
《中国审判》杂志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