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大同区法院:“五大品牌”建设推进诉源治理
时间:2023-05-10 09:47:16 来源: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同区人民法院
为切实提升矛盾纠纷源头治理能力,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同区人民法院以构建“和美大同”为主题,以五大品牌建设为抓手,实践枫桥经验,打造大庆模式,贡献大同方案。2023年1-4月,大同法院诉前调解成功案件168件,其中进行司法确认42件,设立两个无讼村屯,1个诉讼服务站。 以“法助农兴”品牌建设为引领,建立涉农纠纷化解机制,推动乡村振兴。大同法院加强与乡镇党委协作,提升司法服务主动性和实用性。在春耕秋收等各环节针对农民群众需求进行普法讲座、司法宣传、巡回审判等。该院发挥法官村长作用,推进“无讼村屯”建设,完善纠纷化解机制,利用村官、屯长、乡贤的影响力,加强矛盾纠纷化解力度。在服务乡村振兴上主动作为,在烘干仓储、冷链保鲜、农业机械、原产地品牌保护等方面提供法律指导。1-4月,大同法院针对涉农案件提供上门立案9件、电话立案17件、网上立案93件,向有关部门提出司法建议5次,开展“护春耕”普法宣传4次。 以“法优营商”品牌建设为引领,建立涉企纠纷解决机制,完善法治保障。大同法院依据2022年以来案件类型分析,加大对物业合同、供热合同、金融借贷纠纷等矛盾多发、易发领域案件的综合治理,与行业主管部门协同联动,加强同一申请人涉集团案件诉前调解和立案把关工作力度。进一步完善“人民调解+司法确认”联动机制建设,形成诉源治理的强大合力。积极服务大庆“百年油田”建设,在部分企业设立“油化调解室”,积极化解涉油田企业的矛盾纠纷,打造“无讼企业”,保障油田企业的生产秩序。1-4月,大同法院累计走访各类企业72家,设立小微企业绿色通道,快速立案80件。 以“法安邻里”品牌建设为引领,建立网格纠纷解决机制,创新基层治理。大同法院工作人员以“同法在线”网格员身份入驻辖区街道,提供法律咨询、宣讲法律法规等普法活动,与社区网格建立协调联动机制。对进入诉讼程序,具有一定社会影响性的案件,争取当事人所在社区配合做好送达、调解、答疑等工作,推进案件快速审理,促成案结事了。设立人民法庭“诉讼服务站”,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应用,形成诉讼服务站法官+网格员+人民调解员的矛盾纠纷化解基层治理模式,确保矛盾纠纷隐患发现在萌芽、化解在基层。1-4月,大同法院成功化解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案件108件,其中撤诉76件,调解32件,向物业服务公司提司法建议2次。 以“法佑青山”品牌建设为引领,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建设美丽大同。大同法院对近年来环资审判案件类型分析,主动向有关部门提出司法建议,从根本上减少类案发生。在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中,充分发挥公益诉讼的教育引领作用,加大对典型案例的宣传报道,促进在全社会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助相关部门,在化肥农药减量、白色污染治理、畜禽粪便和秸秆资源化利用、水土流失治理及修复等方面健全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为大同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提供司法助力。1-4月,大同法院主动向有关部门提出司法建议1次,累计化解因化肥、农药污染导致的损害赔偿纠纷案件4件。 以“法润童心”品牌建设为引领,加强未成年人法治教育,树立文明新风。针对近年来审判实践中涉未成年人各类纠纷案例,大同法院分析案件成因,与教育部门协作,建立此类案件诉前化解机制,避免因诉讼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在普法宣传上,发挥法治副校长作用,以宪法宣传教育和与青少年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为重点,通过法律知识讲座、参加法庭旁听、组织模拟法庭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增强普法工作的时代感、参与感。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法治意识、提高用法能力、养成用法习惯。1-4月,大同法院累计开展法治副校长“送法进课堂”3次,受众学生达400余人次;组织开展“把爱带回家”寒假儿童关爱服务1次;组织开展未成年专题教育普法宣传3次。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中国审判杂志社”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审判杂志社,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和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本网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审判杂志社”。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审判杂志社)”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同中国审判杂志社联系的,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