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在线投稿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2024-04-26
星期五
 当前位置:首页 >> 视点 >> 法院传真 >> 正文
大庆高新区法院:“四个着力”提升辖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时间:2023-03-22 11:18:07    作者:解恒奎    来源:黑龙江省大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

近年来,黑龙江省大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大庆高新区法院”)不断提高政治站位,紧跟形势任务,聚焦提升辖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围绕主责主业攻坚克难,努力为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优司法服务。

提高政治站位 着力提升践行“两个维护”新高度

今年全国两会刚刚闭幕,大庆高新区法院立即召开会议强调,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务必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始终从讲政治的高度思考和处理问题,真正践行对党绝对忠诚;紧紧对照省、市开展“工作落实年”活动的主要攻坚方向,全面剖析自身不足,以昂扬斗志转变工作作风,提升本领,以实际行动践行对党忠诚。

会议指出,要围绕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党广锁对全省法院干警提出的要求,站位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站位服务国家战略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龙江新实践的大局高度,站位让人民满意的立场高度,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司法力量。

聚焦振兴发展 着力实现优化营商环境新作为

大庆高新区法院始终把服务振兴发展、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项紧要的政治任务推进,明确以下四项工作重点:

一是打通民营企业诉讼“绿色通道”。大庆高新区法院着力为民营企业提供立案、审判、执行等“一站式、全流程”便捷服务,尽可能让诉讼当事人“最多跑一次”,以更高效的举措保障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的合法权益。

二是加强金融纠纷化解。大庆高新区法院充分利用辖区金融机构集中和金融案件较多的特点,与金融机构建立长效联动机制,通过案外协调、诉前调解等方式,倾力为招商引资、市政建设等重点项目保驾护航。

三是注重防范和化解风险。大庆高新区法院持续加大对虚假、恶意诉讼防范力度,提升事实证据认定能力水平,坚决防止借诉讼手段实现非法目的;时刻关注讨薪农民工等特殊群体合理诉求,源头解决纠纷;用好复查、再审程序,审慎做好重大信访问题化解工作。

四是发挥环资审判服务发展职能。大庆高新区法院结合国家级高新区“一区三园”涉“碳达峰”企业节能减排任务繁重等特点,依法审理各类环境资源保护类案件,积极营造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依法打击涉油、破坏生产经营等犯罪,保障能源安全和油田高质量发展。

专注民生民愿 着力展现落实司法为民新境界

大庆高新区法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司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是自觉站在人民立场开展司法活动。大庆高新区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时时处处注重换位思考、谋划思路、制定举措、推进落实,充分利用类案检索工具,确保裁判标准统一,并推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司法裁判。同时,注重妥善审理涉贫困人口就业、医疗、劳动保险等民生案件,加大对贫弱对象的司法保护力度。

二是积极探索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大庆高新区法院注重发挥人民法庭的独特作用,积极探索和健全诉讼与非诉衔接机制,加快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体系,同时加强纠纷预防和诉源治理,深入推进人民法庭品牌创建。

三是着力打造特色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新模式。大庆高新区法院不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示范法庭建设,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用心用情为辖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司法服务,努力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辖区群众。 

聚力“三争”目标 着力把准夯实基层基础新导向

大庆高新区法院紧紧围绕相关部署要求,保持“开局即起步、起步即冲刺”的姿态,以“纵向争晋位、横向争站位、工作争品牌”为总抓手,把准基层定位,着眼服务辖区发展,盯紧难点重点问题,倾力抓好落实。

一是抓实攻坚难点。大庆高新区法院围绕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确定的六个方面攻坚破难重点,妥善审理涉民营企业、涉民生、涉生态环境、涉创新发展等类型案件,强化对司法权运行的监督管理,实现更高水平的“三个效果”统一。

二是做好重点突破。大庆高新区法院重点加强人民法庭与所在街道、社区联动,助推无讼小区、无讼楼栋创建,助推法庭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环资审判方面,大庆高新区法院本着有案精审、无案综治原则,推动构建专业化特色环资审判体系。

三是夯实基层基础。近年来,大庆高新区法院不断强化基层基础工作,抓实各部门党建工作和业务素养培育,着力提升法官防范风险、开展群众工作、适用法律等综合能力,以更好地助力辖区在新征程新赛道上加速前行。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中国审判杂志社”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审判杂志社,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和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本网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审判杂志社”。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审判杂志社)”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同中国审判杂志社联系的,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不良信息举报  |  投稿信箱  

关注《中国审判》
Copyright © 2012-2024 www.chinatrial.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编:100745 联系电话:010-67550550/67550645 杂志社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2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6485号 | 京ICP备 13051393号-1
《中国审判》杂志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