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尔伯特法院:省级文明单位是这样“炼”成的
时间:2021-10-25 13:27:20 来源: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人民法院
近年来,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坚守“持续创建促发展”的理念,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突出“公正司法、为民司法”工作主线,不断提高全体干警的文明意识,有力推进文明建设水平,被中共黑龙江省委、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第十八届省级文明单位标兵”荣誉称号。 突出保障 凝聚文明创建合力 杜尔伯特法院把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当作一件大事来抓,纳入全院改革与发展的总体规划,摆在突出位置,常抓不懈。 杜尔伯特法院成立了以院党组书记、院长为组长的文明单位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创建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推进。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督促检查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研究解决文明单位创建中存在的问题,提升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成效。制定杜尔伯特法院《文明单位创建工作长远规划》《继续创建省级文明单位标兵年度工作规划》以及《工作目标考评细则》等规章制度。 杜尔伯特法院充分发挥“两微一端一网”新媒体作用,依托LED屏循环播放创建宣传片、公益广告,形成人人参与创建、人人支持创建的浓厚氛围。 提升素养 厚植文明创建沃土 杜尔伯特法院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制定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年度学习计划、定期开展研讨;紧紧围绕以党建带队建的工作理念,结合“阳光司法、服务人民”主题品牌党建活动;以“主题党日+”载体活动为切入点,紧扣节日载体,并结合“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杜尔伯特法院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把主体责任贯穿于审执工作的全过程;组织党组成员、分管领导和部门负责人签订党风廉政责任状;开展廉政谈心谈话工作,对遵守工作纪律、办案纪律等作出明确要求;组织干警观看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的廉政专题片《国家监察》;传阅学习《大庆市违法违纪人员忏悔录》。 杜尔伯特法院推进树立文明新风。开展“治陋习、树新风”行动,倡导文明节俭操办婚丧喜庆事宜,自觉抵制“人情风”,带头破除陈规陋习,树立移风易俗、文明新气象。开展“文明餐桌”“文明交通”“文明上网”等活动,构建文明新风尚,开展“文明庭室”“文明家庭”评选活动,形成全院上下争做文明干警、文明公民、文明成员的良好氛围。 丰富载体 树立文明行业新风 杜尔伯特法院完善文化基础设施。以诉讼服务中心、调解室、接待室等为重点,完善法院文化环境和诉讼服务设施建设;加强阅览室、健身馆建设,配备相应活动设施;持续发展文体活动;组织开展演讲比赛、征文比赛、唱红歌、健步走等活动;在“十一”“七一”等纪念日组织干警前往油田历史陈列馆、铁人纪念馆、黑龙江省大庆市中级人民法院“三史”教育基地等地参观学习。 杜尔伯特法院坚持中心组带头学、支部组织集中学、党员个人自主学等多种形式;鼓励参加上级法院组织的理论、业务培训等方式营造出崇尚学习、全员学习的浓厚氛围。 杜尔伯特法院开展“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送温暖、献爱心”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以“精准扶贫”为切入点,派驻驻村工作队,帮扶解困,回馈社会,先后捐款共计9500元,帮扶安平村54户贫困户脱贫;开展普法宣传志愿者活动,深入到乡村社区、企业、学校开展普法宣传活动26场次,将法律知识和法治精神送进千家万户。 延伸服务 拓展文明创建内涵 杜尔伯特法院健全服务保障机制,制定《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目标任务、工作规划;主动助力企业发展,开展“干警访企业”“企业进法院”活动,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发展生产;打造“民族连心,风土连情”人民法庭品牌,在连环湖温泉景区挂牌设立“旅游调解室”,调处景区内发生的纠纷,服务全县旅游特色经济发展。 杜尔伯特法院推进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开展“全科式”立案,整合诉讼服务法庭窗口功能;开展“门诊式”审判,将速裁法庭设在诉讼服务中心,实现诉前调解、立案、审判一站式服务;开展“双语式”服务,设置双语立案窗口、双语调解室。扎实推进智慧法院建设。设立自助服务区,提供网上立案、诉费计算、案件查询、联系法官等在线诉讼服务,推行网上材料收转、跨地域立案、网上立案、电子送达等便捷服务,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杜尔伯特法院畅通纠纷对接化解流程,积极融入社会综合治理大格局,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就地预防化解矛盾纠纷,与县内的多家人民调解委员会达成诉调对接合力,从源头上减少民商事案件进入法院。畅通多元解纷渠道,与县内多个部门建立对接关系,注重调解优先,从庭前、庭审、庭后三个阶段多做当事人的劝和疏导工作,推动矛盾纠纷高效、有效化解。精准配置化解纠纷力量,结合“三员合一”建设成果,组建特邀调解员库,引进律师、人民调解委员会、行业调解委员会等解纷力量,根据民商事纠纷特点做实诉前分流。 杜尔伯特法院加大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力度,用足用好执行强制措施,发挥“1234”品牌优势,即“构建一支团队、引导好两种人、把握三个时间点、落实四种机制”,构建起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惩戒格局,让失信者寸步难行。综合运用自媒体、微信公众号、村屯公告栏等多种平台,震慑失信被执行人,促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让诚实守信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和自觉追求。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中国审判杂志社”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审判杂志社,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和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本网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审判杂志社”。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审判杂志社)”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同中国审判杂志社联系的,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