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在线投稿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2025-05-11
星期天
 当前位置:首页 >> 视点 >> 法院传真 >> 正文
​闵孝法庭:吹响“青年文明号”号角 维护正义“金色天平”
时间:2021-10-09 10:00:10    作者:陈启龙    来源:贵州省江口县人民法院

贵州省江口县人民法院闵孝人民法庭坐落于闵孝镇哨上社区,现有3名干警,1名员额法官,1名法官助理,1名书记员。法庭干警在闵孝、德旺这535.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挥洒青春的热血,用心守护着这里的和谐与安宁。2021年6月,闵孝法庭被共青团贵州省委联合授予“青年文明号”称号。

QQ图片20210927151749.png

重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闵孝镇提红村李某某整日酗酒,对和前妻所生的两个孩子的生活、学习不管不问,导致两个小孩无法正常生活。2021年8月30日,正值开学季,同龄孩子都已陆续进入校园时,两个孩子被父亲赶出门外,无家可归,法庭干警了解情况后,及时联系孩子母亲,上门解决问题,通过协商,将两个孩子变更由其母亲抚养,法庭干警及时协助孩子母亲办理户口迁移手续,让两个孩子在开学时期得以顺利入学。

张某某将门面出租给王某,王某因经营不善而关门外出。近日,眼看租赁合同到期,电话却无法联系上王某,导致张某某不能收回门面,张某某在束手无策之时,向法庭寻求帮助,法庭当天为其办理了立案手续,通过协助查询函找到联系方式,并拔通了王某电话,运用在线调解平台连接王某。经过调解,王某不再续租,当天找来朋友将店里的物品搬走,张某某顺利收回了门面,并对法庭干警高效办案表示感谢。

今年以来,闵孝镇沙坝河村引进“短平快”疏菜种植产业,42名农户为种植商付出辛勤劳动后未取得相应薪酬,依法提起诉讼。闵孝法庭迅速反应积极作为,在各环节开通绿色通道,做到快立、快审、快执、快结,顺利协调种植商朱某某与42名农民的协议,切实维护了42名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为精准扶贫工作的有序推进提供了司法保障。

法庭建设融入青年文明号元素

近年来,闵孝法庭秉持司法为民的理念,高质量服务群众,构建一站式诉讼服务平台,将青年文明号活动宗旨与法庭工作有机融合,把青年文明号服务理念贯穿于司法工作全过程,坚持和完善立案窗口规范服务、亲民服务。将文明与司法相结合,充分发挥职业文明引领作用,努力将法庭建设成为展示司法形象与传播法治文化的窗口。

闵孝法庭诉讼服务大厅为当事人提供登记立案、法律咨询、网上缴费、诉讼保全、司法鉴定、司法确认等一站式诉讼服务。为更好地服务当事人,大厅设置了一间青年文明号服务室,专门负责接待来访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解答法律疑惑。法庭干警用爱心为群众排忧解难,用耐心化解群众纠纷,用心用情服务好每一位当事人。

设立诉调对接工作站 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

为推进人民法庭一站式多元解纷工作机制,闵孝法庭建立诉调对接工作站,设专职调解员驻庭开展调解工作,向当事人提供预约调解、上门调解、现场调解、在线调解等诉前调解服务,根据当事人意愿,对达成的调解协议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真正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一站式多元解纷服务。

2021年1月以来,诉调对接工作站成功化解140余起纠纷,其中87份人民调解协议得到司法确认。为方便在外务工人员参与调解,闵孝法庭设置了一间在线调解室,特邀人民调解员通过人民调解平台联接异地当事人手机,以视频形式开展诉前调解工作,切实减轻了当事人诉累。

“融情时刻”家事审判新模式

闵孝法庭用深入田间地头巡回审判家事案件的方式把“融情时刻”家事审判新模式融入庭审环节,坚持“便于群众诉讼、便于法院办案”和“面向农村、面向群众、面向基层”原则,在当事人婚姻亮起红灯时、子女不尽赡养义务时、邻里之间矛盾时.....法庭干警不拘泥于“坐堂办案”的工作模式,翻山越岭、跋山涉水,哪里有需要他们就在哪里,就地立案、就地开庭、当庭调解、当庭结案。有温度的审判,让家事不再难断。

法庭干警以案说法,把法治课堂搬到老百姓家中和群众身边,真正起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他们始终在去往群众需要路上,被百姓称为“人民的法官”。

为人民群众解决最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始终是闵孝法庭的目标。接下来,法庭干警将继续用脚步缩短心与心的距离,用公平和正义吹响“青年文明号”的号角,维护人民群众公平正义的“金色天平”。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中国审判杂志社”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审判杂志社,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和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本网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审判杂志社”。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审判杂志社)”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同中国审判杂志社联系的,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不良信息举报  |  投稿信箱  

关注《中国审判》
Copyright © 2012-2025 www.chinatrial.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编:100745 联系电话:010-67550550/67550645 杂志社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2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6485号 | 京ICP备 13051393号-1
《中国审判》杂志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