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本刊记者 魏晓雯 2017年6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一批行政审判十大典型案例,包括林建国诉济南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房屋行政管理案、广州德发房产建设有限公司诉广州市地方税务局第一稽查局税务处理决定案等。据悉,该批案例全部选自2016年度最高人民法院办理的行政案件,这种做法尚属首次。 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高度重视典型案例的发布工作。其中,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实施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曾组织各地法院遴选,并先后发布了征收拆迁、政府信息公开、行政不作为、环境保护等行政管理领域的十大典型案例,对于正确贯彻实施新《行政诉讼法》、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监督和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而此次发布的行政审判十大典型案例,是从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庭办理的近2500件案件中精选出来的,具有多重典型意义。从法律文书方式看,既有判决(6个),又有裁定(3个),还有调解书(1个)。从内容上看,裁判涉及的问题十分丰富。既涉及诉权的保障,也涉及诉权的规范;既涉及合法性审查原则和标准的运用,也涉及实质解决争议内涵的把握。从涉及领域看,十个案例的诉讼标的既有房屋征收、行政强制等常见的行政行为,也有无主财产上缴这样虽不常见但对相对人有重大影响的一般行政处理;既涉及土地、房屋、林业等案件多发的管理领域,也有交通、税务等虽然案件不多,但广受关注的管理领域。据悉,下一步,最高人民法院将在全国范围内遴选新《行政诉讼法》实施以来的典型案例,并在2017年年底之前以专题形式分批次发布。 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断发展,行政审判已成为解决行政争议的重要途径,是党在司法领域联系人民群众、实现依法执政的重要方式,在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保证法律统一正确实施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于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 据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庭副庭长王振宇介绍,当前,行政审判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近年来,人民法院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充分发挥行政审判职能,依法妥善化解行政纠纷,着力解决行政审判突出问题,进一步完善行政诉讼体制机制,行政审判工作不断取得历史性新进展。 
王振宇说,2016年,从案件办理情况来看,全国各级法院共受理一审、二审和再审行政案件331549件,同比上升10.6%,新收加旧存案件共计386886件。全国法院共审结各类行政案件327429件,同比上升20%;结案率为84.63%,同比上升0.67个百分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共审查行政非诉执行案件198660件,裁定准予执行162411件。从案件类型分布来看,涉及民生的行政案件占比较高。仅劳动和社会保障、征收、房屋登记、土地、林业、治安、户籍管理等领域涉民生的行政案件就超过了10万件,这表明行政案件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凸显了行政审判在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方面所肩负的重要责任。从裁判结果来看,全国各级法院审结一审行政案件225020件,其中行政机关败诉的案件共计32895件,败诉率为14.62%,同比上升0.84个百分点。 王振宇介绍,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工作取得了多方面的积极成效。一是受理案件和人均结案数均创历史最高。受《行政诉讼法》修改和立案登记制改革的双重影响,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新收案件2841件(不含旧存),是2015年的三倍多、2014年的近九倍。审结各类案件2469件,结案率达83.13%,人均结案达126.72件,创造了自1988年行政审判庭成立以来的最高历史纪录。二是审判质效明显提升。为切实贯彻执行新《行政诉讼法》,从2016年1月1日起,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全面改革裁判文书,废止过去以通知书等结案的方式,出台行政裁判文书的指导样式,统一规范裁判文书制作。全年审结的绝大多数案件均采用新的裁判文书指导样式。三是坚持严格司法。2016年提审案件13件,指令再审案件25件。对于原审裁判结果正确,但理由不当或者存在轻微瑕疵的,均要在裁判文书中指出。四是坚持多种效果相统一。在坚守法律底线的前提下,注重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保护,维护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成功化解了一批重大复杂的群体性案件。五是强化调研指导。注重把握案件发展趋势,及时就证券监管、行政垄断、网络约车、信息公开等新领域的疑难问题开展对下指导,统一法律适用标准。根据行政审判发展需要,系统清理1988年行政审判庭成立以来的司法解释性文件,调研起草行政协议和贯彻执行《行政诉讼法》的司法解释。 在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此次行政审判十大典型案例的发布,不仅可以对政府的依法行政、人民群众依法维权乃至各级人民法院的行政审判工作起到积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而且可以充分展示行政审判功能的重要性,有助于树立人民法院的司法权威和司法公信力。相信通过这些案例,也可以对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和人民法院公正司法提供范例,促进行政机关依法履职,进一步提高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从而推动法治国家和法治政府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