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在线投稿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2025-08-30
星期六
 当前位置:首页 >> 视点 >> 法院传真 >> 正文
从一封举报信到两面锦旗 黑龙江望奎法院如何赢得双方“点赞”?
时间:2025-08-29 10:47:59    作者:刘洋    来源:黑龙江省望奎县人民法院

近日一大早,黑龙江省望奎县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的大门刚刚打开,工作人员惊讶地发现,一位当事人早已夹着锦旗、攥着两封感谢信等在门口。这是望奎法院办理的一起案件的申请执行人齐某。

“我要感谢望奎法院为我追回了血汗钱!”齐某激动地说。令人意外的是,不久后,该案的被执行人孙某也送来了一面锦旗。

一起案件、矛盾双方、两面锦旗,共同诉说着一段法官用心用情化解纠纷的办案故事。

陷僵局 法院千里追踪

2022年,齐某拿着胜诉民事判决书向望奎法院申请执行,法院受理案件并执行后,双方当事人达成长期履行和解协议。然而,2024年年初,被执行人孙某举家搬迁,音讯全无,协议履行戛然而止,齐某的胜诉权益也再次悬空。希望落空带来巨大心理落差,齐某信访举报不断。这起“旧案新难”,成为摆在望奎法院执行局面前的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被执行人刻意隐匿行踪,仿佛人间蒸发,常规执行手段收效甚微。面对这一困境,望奎法院执行局局长岳强在院党组的指导下,迅速调整策略——采用多方联动工作方式,协调公安、社区等多方力量,展开细致的“四查”(查人、查物、查款、查行踪)。功夫不负有心人,线索最终指向杭州。

目标锁定,行动刻不容缓。望奎法院果断启动跨省执行方案,岳强三次带队赴杭州追踪被执行人下落。最终,在第三次行动中,干警们经过连夜蹲守,锁定了被执行人的踪迹。

解心结 当事人双向奔赴

人虽带回,心结未解。找人只是第一步,难点在于化解双方积怨。申请执行人齐某起初态度强硬,寸步不让。被执行人孙某又面临实际的履行压力。

执行干警一方面向被执行人释明法律权威与拒不履行的严重后果,另一方面对申请执行人深入分析案件现实状况与被执行人的实际履行能力,并详细论证新拟订的、更具保障性的长期履行方案的可行性。

调解过程虽艰辛,但法理与情理的交融终显成效——双方当事人达成新的长期履行方案。这一纸和解协议,不仅重新搭建起履行生效判决的桥梁,更有效修复了受损的社会关系,为这起一波三折的案件画上了句号。

这起案件的成功化解,是望奎法院落实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一要二统三抓实”工作要求的具体体现,也用实际行动描绘了“案结事了人和”、胜败皆服的生动画面。

【关闭】 【打印】 【纠错】  [责任编辑:张春波]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中国审判杂志社”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审判杂志社,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和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本网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审判杂志社”。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审判杂志社)”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同中国审判杂志社联系的,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不良信息举报  |  投稿信箱  

关注《中国审判》
Copyright © 2012-2025 www.chinatrial.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编:100745 联系电话:010-67550550/67550645 杂志社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2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6485号 | 京ICP备 13051393号-1
《中国审判》杂志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