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知识产权法庭发布七个典型案例
中国法院作出知识产权领域首个禁诉令裁定 时间:2020-12-25 10:46:35 来源:最高人民法院
12月24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举行“走进知识产权法庭”主题活动。部分全国人大代表,科技界、法律界相关专家,媒体工作者等走进法庭,通过参观法庭设施、旁听庭审等形式了解法庭工作,并参加座谈。 活动中,知识产权法庭负责人介绍了法庭两周年工作情况并公布了七个典型案例。 在康文森公司与华为公司确认不侵害专利权及标准必要专利纠纷案中,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作出中国法院知识产权领域首个禁诉令,审慎探索了日罚金制度,即对不遵守行为保全裁定的当事人处以日罚款并按日累积的罚则,为中国禁诉令制度探索和实践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针对“自拍杆”“打火机”等批量性维权案件,如何从源头上遏制侵权现象?在相关案件中,知识产权法庭充分发挥统筹作用,区分侵权行为性质,合理确定侵权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积极引导专利权人从侵权产品的制造环节制止侵权行为,推动溯源维权,从源头上制止侵权行为。 据了解,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成立以来,截至2020年12月23日,共受理案件5104件,审结4124件。其中,受理民事二审案件2905件,审结2277件;受理行政二审案件908件,审结614件。迄今为止,知识产权法庭累计召开111次专业法官会议,形成了418个具体法律适用规则。建成“全国法院技术调查人才库”,包括360余名技术调查官,覆盖30多个技术领域,调派技术调查官支援地方法院审判工作,有力缓解技术事实查明难的问题。 座谈会上,各方代表高度评价了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的各项工作,并从加强技术类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知识产权国际治理、提高诉讼效率、明确法律适用标准和赔偿标准等方面对法庭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知识产权法庭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知识产权法庭将紧紧围绕党中央设立法庭重大决策的战略意图,全面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不断加大司法公开力度,进一步统一裁判标准,积极参与全球知识产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打造国际知识产权争端解决的“优选地”。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中国审判杂志社”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审判杂志社,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和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本网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审判杂志社”。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审判杂志社)”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同中国审判杂志社联系的,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