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互联网法院:打造版权保护社会共治创新模式
时间:2020-08-10 15:34:47 作者:韩武 来源:北京互联网法院
近日,北京互联网法院与首都版权协会联合发布了“e版权”诉非“云联”机制。 据悉,这是全国首个行政与司法部门协作构建的诉讼与非诉调解线上线下衔接联动工作机制,是将司法诉讼与调解等非诉纠纷解决机制相结合,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通过构建分层递进、衔接配套的纠纷解决体系,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签约双方将在党委领导下,立足各自在知识产权领域纠纷化解的优势和职能,依托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实现线上互联互通、深度联动,推动解决涉著作权纠纷案件频发所带来的司法与社会问题,共同打造版权保护社会共治的创新模式。 北京互联网法院与首都版权协会将充分利用双方现有的调解平台以及服务热线,采取自动推荐+人工咨询的方式,引导当事人选择最适宜的争议解决方式。当事人和调解员可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进行调解,将有效提升调解工作的效率和便捷。此次合作特别加入了“法官线上参与指导调解”“和解协议优先在线司法确认”等突破性创新机制,不但使版权调解工作更具专业性和权威性,也将推动调解真正成为司法诉讼的前置环节,让大量纠纷真正化解于诉前。此外,诉非“云联”机制还实现了电子平台诉讼风险智能评估,未来将实现非诉调解平台与人民法院调解平台数据对接、共享,真正体现了以科技为翼、向信息化借力的新型纠纷解决理念。 此次签约的诉非“云联”机制是继不久前北京版权保护中心与北京互联网法院签约之后,有关部门在强化行政、司法跨部门沟通协调、以互联网思维开展诉源治理、方便权利人确权维权、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的又一次思路创新、实践创新。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中国审判杂志社”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审判杂志社,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和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本网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审判杂志社”。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审判杂志社)”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同中国审判杂志社联系的,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