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棱法院:防疫情 保审执 “云”服务全线升级
时间:2020-04-08 16:07:15 作者:张佳阳 来源:黑龙江省穆棱市人民法院
为深入推进现代科技与审判执行工作深度融合,让新时代智慧法院建设成果更好更多惠及人民群众,黑龙江省穆棱市人民法院创新举措,通过云平台答疑惑、云课堂促学习、云宣传促普法、云审判提质效这几项举措,让越来越多的当事人切实享受到了司法服务信息化的高效便捷。疫情期间,保障了当事人安全的同时,真正做到了防控疫情与审执工作两不误。 “云”平台答疑惑,线上指导无时差 穆棱法院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人民群众提供时时在线法律答疑。疫情出现初期,按照该院党组要求,穆棱法院反应迅速,第一时间成立了“疫情期间诉讼服务微信群”,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当事人扫码进群咨询问题。穆棱法院工作人员化身“在线客服”,当事人有了自己的私人诉讼辅导专家。任何法律问题都能一对一时时得到解答,畅通了服务渠道,也保证了特殊时期服务的时效性和专业性。 该群成立后,每天为群众解答各类问题30余次,指导网上立案40次,审查通过70件,调解婚姻纠纷一件,调解企业纠纷一件,促使两名被执行人及时履行还款义务。问题的及时解答,案件的高效办理,体现了全体干警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相互协作的优良作风,也彰显了线上服务的必要性和及时性。 “云”课堂促学习,线上培训常态化 为进一步提升确保全体员额法官与书记员能更清晰、简明的学会如何操作互联网庭审,达到游刃有余的熟练程度,穆棱法院将最高院的庭审使用教程进行精心改编、压缩,制作成视频教程,发送到各部门,由各部门根据自身情况分别开展学习。全院学习热情高涨,形式丰富多彩,取得了良好培训效果。 图为网上庭审工作培训。 为进一步推进网上庭审工作,穆棱法院成立了专业化云审判团队,确保熟练掌握网上庭审各项操作技能,同时,根据当事人需求,不断改进各项工作,探索出更加符合群众需求的网上庭审方式方法。随着当事人需求不断提高,穆棱法院不断拓展网上庭审各项功能,制作出更加符合时代需求的专业庭审培训教程,确保培训工作常态化,努力提升网上庭审工作水平,把网上庭审做优做精,让当事人享受到信息化服务的高效便捷。 “云”宣传促普法,线上推广差别化 为方便当事人熟练掌握线上操作流程,穆棱法院精心制作了群众喜闻乐见的动漫短视频宣传短片,疫情期间不见面,也能“手把手”教当事人线上操作方法。该视频对登录方式、证据提交、庭审笔录查看、签字确认等一系列流程进行了明确指导。教程包含“手机篇”“电脑篇”,针对当事人不同需求进行分类指导,一次性告知所需材料和注意事项,让大家在寓教于乐中轻松学会线上庭审。 另外,穆棱法院还制作了专业贴心的“诉讼服务中心宣传片”、生动形象的“诉讼服务中心动画短片”,不同的宣传形式,给不同文化水平的当事人提供了针对性、差别化的指导。穆棱法院通过“两微一网”等平台扩大宣传,印制并发放宣传单和宣传手册,在诉讼服务中心宣传屏、市内广场宣传屏幕上进行滚动播放,进一步提高宣传力度,让操作流程深入人心。 图为法院干警为群众发放疫情期间诉讼指导传单。 “云”审判提质效,线上服务专业化 在企业复工复产的关键阶段,穆棱法院锁定企业需求,穆棱法院下城子法庭主动了解企业需求,成功调解一件涉企案件,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帮助职工按时领到了工资。办案法官在审理某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与某纺织有限公司合同纠纷案件时,得知双方当事人返回公司住所地非常困难这一情况后,积极与镇政府疫情联络员取得联系,协助企业复工复产事宜。同时,为了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法官还释法析理,耐心地做双方的调解工作。在法官的不懈努力下,双方终于达成了调解协议,并有序复工复产。 为发挥法院防疫工作者驻村屯、驻社区、驻企业的便利条件,穆棱法院在确保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将司法服务触角延伸。依托村屯、物业、网格单位成功送达49件,切实解决了无法联系到当事人的送达难题,确保防疫和法院业务两不误,为案件的及时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有效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穆棱法院根据地区特色不断创新“云”服务新举措,通过推行在线诉讼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确保了各项在线诉讼活动规范有序,防疫工作及审执工作多次被当地市委市政府表扬。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中国审判杂志社”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审判杂志社,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和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本网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审判杂志社”。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审判杂志社)”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同中国审判杂志社联系的,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