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在线投稿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2024-04-25
星期四

《中国审判》2018.11 201 出版日期:2018-06-15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裁判的尺度

从球场到法庭的联想

文 | 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 张鸿浩

在前几日足协杯第五轮的一场焦点战中,河北华夏幸福在主场迎战山东鲁能,两支中超强队在一局定胜负的晋级赛中为观众奉献了一场精彩的大戏。比赛的过程一波三折,逆转、反逆转、点球、绝杀……一场荡气回肠的比赛应该具备的所有元素几乎无一遗漏。在观众们大呼过瘾的同时,本场比赛裁判的判罚却在赛后成为了大家议论的焦点。客队的前两粒进球都有越位的嫌疑,边裁却均未有任何表示;比赛最后阶段,主裁短时间内连续判给主队两粒点球,然而从录像回放看,第一次的关键判罚完全不能成立。两次“大手笔”的果断判罚让本就波澜起伏的赛事悬念迭生,本应居中维护秩序的执法者又一次喧宾夺主地成为了比赛的主角。

吹罚这场比赛的主裁判是一位以执法严厉、判罚果决且不容置疑而闻名的裁判员。平心而论,我很欣赏他在赛场上勤勉的奔跑、坚定的判断以及严肃认真的职业态度,这对于维护比赛纪律甚至净化当今中国足坛的赛场环境都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吹罚果敢和分寸得当并不完全是一回事,出一张红牌或者判一次点球并不难,难的是能不能90分钟始终坚持统一的执法尺度而不畏缩,难的是确认每一次严厉的处罚经得起推敲而且确有必要。不是所有球场上的过错都必须顶格处分,也无须为了维护冷峻的形象就不容置辩甚至刚愎自用。裁判的天职是保持比赛的公正,在尽量少影响比赛节奏的情况下,让球员充分发挥,让比赛正常进行,让观众获得真正的享受。拿捏好裁判的尺度和分寸,其实是一门艺术,这往往比精通赛事规则和敢于严厉处罚更重要,也更珍贵。由此我想到了法官,另一个手握裁判大权的职业。

居中坐在法庭上的法官,主持着庭前对立双方的控辩攻防。如同足球裁判需要在赛场上控制球员的动作和情绪一样,法官也凭借手中的法槌指挥着庭审的运行。裁判的艺术在不同的时空呈现出不一样的形态,但却蕴含着同样的道理。刚刚入额的年轻法官有时担心自己“镇”不住当事人,特意给自己换上黑框宽边的眼镜、配上成熟稳重的发型,然而即便如此也难免遇到当事人的刁难而手足无措甚至暗自落泪;年富力强的中年法官,头顶着业务和生活的各种压力,面对整日看似千篇一律的重复案件,有时庭审中一句有意无意的“给你两分钟(发言)够不够”,却换来当事人瞬间怒目圆睁的激烈反应以及由此引发的喋喋不休和恶语相向。裁判的尺度,体现在法官的话语里,体现在法槌敲击的力度和频率上,也体现在所有庭审参与者的互动与交流中。法官裁判尺度拿捏得妥当与否,不仅仅关系到庭审是否顺利、案子能否审结,也关系到当事人之间的纠纷能不能得到妥善的化解。更重要的是,它关系到社会大众对司法审判的认知与评价。

法律是庄严的,甚至是冷酷的,但是裁判者的权威和受众对判决的认可并不是非要通过“出红牌”或“判点球”的方式才能获得。技术的娴熟和态度的强硬不是公平正义的必然前提。同样,举重若轻而又赏罚分明的裁判员肯定比盛气凌人且咄咄逼人的同行更受球迷欢迎。

上乘的判罚当需如此,审案子的道理其实也一样。面对情、理、法之间的关系,在拿捏裁判尺度时,也许应该“反其道”而行之,按照法、理、情的顺序推进。法律规则的熟练运用只是从业的基础,通晓事理、顺乎常情才能避免作出那些看似合法实则悖逆常理的尴尬判决。从法到理的进阶代表了由技术到经验层面的提升,但再要向上到达融情于法的境界,需要的恐怕就是信仰和情怀了。漫长的职业生涯中,在千百次的执法判断中逐渐体悟并致达裁判的佳境,对于足球裁判和职业法官而言,都是一门值得细细琢磨的艺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不良信息举报  |  投稿信箱  

关注《中国审判》
Copyright © 2012-2024 www.chinatrial.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编:100745 联系电话:010-67550550/67550645 杂志社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2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6485号 | 京ICP备 13051393号-1
《中国审判》杂志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