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在线投稿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2024-04-25
星期四

《中国审判》2018.10 200 出版日期:2018-05-30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法律知识数据服务 为智慧法院提供全场景应用

文 | 钟审

随着智慧法院建设的逐步深入,围绕“三全”“三化”的特征和标准,如何切实针对一线法官的实际需求为审判执行工作提供更为智能化的知识数据服务,是当前智慧法院建设亟需突破的重点难点之一。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法院第五次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人民法院出版社的法信团队向全国各级法院负责信息化建设的工作人员作了题为“法律知识数据服务为智慧法院提供的全场景应用”的专题汇报。围绕这一话题,法信团队负责人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就知识数据服务为智慧法院建设提供场景应用的具体情形,作了针对性解答。

《中国审判》:关于“什么样的知识数据服务才能满足智慧法院建设需求”这一问题,请介绍一下法信团队目前的思路和经验。

法信团队负责人:什么样的知识数据服务才能满足智慧法院建设需求?换言之,如何让一线法官从知识数据服务中真切体验智能化的获得感?法信团队的实践思路是:一是要做好知识服务供给侧改革;二是要提高对法官需求的匹配度。

法官找法问案的需求与知识数据进行匹配时,资源的聚类加工、底层组织支持和全场景运营三者应该同步支撑,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短板都会影响法官的智能化体验。

《中国审判》:实践中如何提高对法官需求的匹配度?

法信团队负责人:要提高对法官需求的匹配度:一是要真实把握法官的既有需求;二是要激发和满足法官的潜在需求。

在真实把握法官既有需求方面,法信团队从2003年开始运营“中国审判法律应用支持系统”起,到2016年“法信”平台上线在全国法院陆续部署,一直在跟踪分析法官在知识数据服务方面的真实需求。特别是“法信”平台以账号形式服务法官以来,依托目前60多万注册用户,每月内外网和移动端合计500多万次页面浏览、上百万次的检索记录,使得我们能够对法官的检索行为进行量化分析,更为准确把握法官在知识数据服务方面的意图和需求。

blob.png

从法官在“法信”平台检索关键词分析(见图表一)可以看出,虽然法官办理案件数量在案由罪名分布方面呈“二八”比例,但是法官在专业知识检索方面的需求并不和案件数量的占比重合,合同法、民事诉讼法、刑法、商法反而是法官检索需求最多的部门法板块。

从检索关键词的词性分析(见图表二)可以看出,法官对知识数据服务的需求中,查询法律依据的需求(检索法律文件的36%+检索法律程序的21%)超过了50%

这既侧面说明了多数法律关系简单的案件通过现有法律规范都可适用下判,也体现出在我国成文法体系下法官对法律依据和法律条文理解的高频率适用。以20184月全国法官在“法信”平台检索关键词频率最高的前15名和法官执行检索行为后所查看的页面内容来看(见图表三、四),也印证了此点。

blob.png

由此可见,查找法律依据依然是法官最高频需求,而查找裁判规则(案例要旨)和法律观点的需求也高于类案比对。因此,首先重点做好对法官需求量最大也是最基础的法律文本查询的知识数据服务,对法律条文数据元深度加工,去重去冗,标修标废,提高关联度和辅助释解,本身就能大大提高法官最大量查询的质效。

在激发和满足法官潜在需求方面,当前很多法官的知识数据检索需求既受制于多年使用传统数据库或百度、搜狗等通用检索平台的习惯,也受制于供给侧没有更智能化的知识数据服务和产品应用模式。在国际上,法律检索也是一个需要借助大量辅助性功能和专业索引体系来实现确定性较高知识数据匹配的过程。

在当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数据量成倍增长的大趋势下,新的功能、新的产品、新的场景、新的应用都能够激发法官新的需求,引导新的习惯,进而大幅提升质效。

以“法信”平台为例,作为国内第一家以法律知识体系(法信大纲)为底层,并为法律人提供“一站式”知识数据检索服务的平台,其通过法律知识体系进行检索的方式对法官来说就是一个全新检索方法论。如果要为法官提供更为智能化的知识数据服务,既要通过培训推广调整法官传统检索习惯,也要不断根据法官的使用意见快速迭代响应。

“法信”平台上线前,最高人民法院法官使用出版社传统法律数据库的检索频次很低;“法信”上线后,经过我们对最高人民法院各庭室为期一个月的轮训,法官的检索次数从使用传统法律数据库的四五百快速提升到使用“法信”平台三四千的量,使用频次翻了数倍。

从图表五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法信”平台刚上线时,法官还没有形成使用定式和习惯,仅有8%的使用率。但是经过一年贴合用户体验的升级优化,同时加大使用培训力度,当法官逐步掌握了这种专业检索方法后,使用率提高到了23%,查询质效明显大幅提升。

在为法官提供更为智能的知识数据服务方面,关键是要做好法官真实需求和知识数据之间的匹配工作。匹配的质效直接影响法官感受到智能化程度的高低。而解决匹配质效的路径,既需要在知识数据方面实现海量聚集、深度加工,也需要在底层通过技术和专业人员的深度结合实现知识标引、案由模型、知识体系和图谱的组织串联,同时在场景对接方面还要进行大量贴合用户体验、界面友好、便捷简明的入口设计。这三者相互衔接、融合,都没有明显短板,才能让法官在使用知识数据服务时,真正感受到智能化的体验。

《中国审判》:法律知识数据可以在哪些方面为智慧法院建设提供场景应用和深度支持?

法信团队负责人:如上所述,知识数据的聚类编辑加工和底层组织是实现服务智能化的供给侧基础。2016年以来,随着“法信”平台、最高人民法院数字图书馆的上线应用和裁判大数据的公开,众多专业内容团队和技术团队在这一领域持续深耕,已经使得目前法律知识数据的规模、容量、加工颗粒度和底层组织初步具备了为智慧法院建设提供深度和全场景应用的条件。

在知识数据的海量聚类方面,经过连续多年的建设,目前人民法院出版社在法律内容和版权资源方面已经汇聚形成了业内规模容量最大的法律元数据资源库。以“法信”平台为例,目前通过版权采购、数据交换、原始加工、公开获取等方式已经聚集了累计4200万篇、450亿字的法律元数据,包括200万法律文件、10万篇案例要旨、4000万裁判文书、13万篇法律观点、65万篇法律论文、4300篇文书范本、6000种法律图书,每天由近百人的编辑团队实时更新数万篇最新出台和发布的法律、司法解释、案例、观点、论著。

以最高人民法院数字图书馆为例,目前集成了国内外190多个数据库、囊括了1.505亿篇文献、8050小时法律培训视频、联通900多家社会图书馆,可实现30万种法律图书的全文下载或文献传递。

在知识数据的细度加工方面,“法信”通过专业内容团队和技术的紧密结合,对各类法律元数据进行碎片化处理,编辑条文释义、案例要旨和法律观点,进行校验、标注、提炼和深度关联。仅法律条文一项就进行了效力标注、修订沿革、立法司法和学术释义、上下位法条、引用统计、超链跳转等15个维度的深度编辑工作。

在知识数据的底层组织方面,“法信”团队历时5年,成功搭建目前国内最大的法律知识体系和案例分类导航系统—法信大纲。

法信大纲完成了对1364个案由罪名法律关系和法律事实的细分,串联了240多部法律司法解释的3万多条文,标注了20多万案例要旨、法律观点,从而实现基于一个案由项下不同法律关系和法律事实节点的“一站式”法律知识与案例推送。这个庞大的法律知识体系的系统化编制也为智慧法院各个软件平台不同应用场景所需的知识数据服务的精准化、智能化推送提供了真正的底层支持基础。

在裁判大数据的维度解析方面,“法信”团队与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国双科技等一道,针对不同案由在法律关系和法律事实方面的类案比对维度进行深度解析,建立案由和罪名模型,不断细化颗粒度,目前已经完成了民事案由3000多项、刑事罪名6500多项、行政案由500多项维度的解析,不断提升类案检索的精准性,同时也支持法院各业务平台通过上述维度匹配“法信”的海量知识元。

海量的法律知识数据只有经过内容方面的专业编辑提炼和技术方面的深度聚类分析,经过底层知识图谱的系统化组织和串联,才具备为智慧法院不同的业务平台、业务场景提供嵌入式、融合性的知识数据服务的可能性。经过专业团队连续多年的努力,目前法律知识数据供给侧的加工深度和优化水平已经具备了支持深度应用的能力。

《中国审判》:据了解,“法信”平台自20163月上线,已在全国绝大多数省份的法院系统实现部署和应用。最高人民法院数字图书馆201611月上线,目前也已在各地省级和中基层法院开建多家分馆。您能具体介绍一下知识数据服务与智慧法院建设是如何进行全场景匹配的?

法信团队负责人:近年来出版社法律知识服务团队和各地法院技术部门、业务部门深入合作、创新探索,“法信”已经开始从数据库单一部署应用向智慧法院各个业务场景和软件平台进行融合对接与嵌入投送。知识数据服务正在以更为融合、更为开发、更为便捷的模式嵌入到智慧法院建设的各个场景中。

在定制化开发方面,“法信”平台根据法院应用环境的特殊要求,开发了“法信”的审委会版、保密内网版。最高人民法院数字图书馆的海量文献资源和文献传递服务也通过建设地方法院分馆的方式实现了为法院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

blob.png

在裁判办案场景下,“法信”平台开放数据端口和参数标准,与最高人民法院和相关省高院的审流系统无缝对接,实现法官在办案平台撰写文书时根据所办案件信息智能匹配参考法律、案例和知识文献;与江西高院“法官E助理”系统对接,为法官智能辅助办案提供精准知识元。

在执行工作场景下,为执行法官的工作平台提供专属的执行法律案例等知识数据。

在移动端场景下,“法信”和北京法院合作,在法院诉讼服务微信公号中开设“找法问案”板块,为微信法院小程序提供法律和类案查询板块,为法院当事人提供移动端的法律案例查询服务。

在诉前调解场景下,“法信”和杭州西湖法院合作,为在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提供常用纠纷的智能法律问答服务。

在公共诉讼服务场景下,“法信”和陕西高院合作,为陕西法院诉讼服务网的访问用户提供专属权限的法律和案例检索。

在庭审场景下,“法信”和苏州中院合作,配合研发“随讲随查”庭审法条检索系统,实现在庭审语音系统中对法条正文和释义的即时唤醒与智能展示。

在专业内容加工方面,“法信”的内容团队也为各地法院编辑加工本地类案,用于在“法信”平台的检索中优先推荐。同时也愿意与各地法院深度合作,梳理总结各地法院类案审判的方法论和经验,通过共建数字化类案审判规范化板块,传承和共享法官的审判智慧和办案思路。

《中国审判》:法信团队在知识数据服务领域的下一步计划是什么?

法信团队负责人:下一步,人民法院出版社还将和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一道,在“法信”平台和司法大数据类案智能推送平台的基础上,将海量知识资源、专业内容团队和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联合开发基于解决法律问题的专业智能问答平台,为智慧法院提供全方位的智能知识数据服务。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不良信息举报  |  投稿信箱  

关注《中国审判》
Copyright © 2012-2024 www.chinatrial.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编:100745 联系电话:010-67550550/67550645 杂志社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2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6485号 | 京ICP备 13051393号-1
《中国审判》杂志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