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创作更多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伟大判决 

1月18日下午,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召开“北京法院优秀裁判文书网上互评活动表彰会”,对100篇优秀裁判文书进行表彰。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杨万明出席会议并讲话。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高校专家学者、北京市三级法院院长、审判业务专家、法官代表共400余人参加了会议。 从2015年起,北京法院连续组织了两届“优秀裁判文书百佳评选活动”和一届“裁判文书网络互评活动”。此次优秀裁判文书网上互评活动,与以往相比,在评选形式、评选标准、评委选择等方面作出了很大的改变与突破。 本次评选坚持专业性和群众性相结合的评选理念,分成3个阶段6个环节:“初评”阶段,组织推荐和个人自荐相结合;“复评”阶段,专家打分和干警互评相结合;“总评”阶段,特邀嘉宾评审和网络公众投票相结合。 北京高院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最高人民法院法官和宋鱼水等32名北京法院的审判业务专家以及“无锡冷冻胚胎案”“惠州许霆案”“念斌无罪案”“奇虎360诉腾讯垄断案”等知名案件的审判长共同参与评审,评审阵容为历年之最;通过北京法院审判信息网以及“北京法官”“京法网事”微信公众号,吸引近3000名干警、万余名网友参与投票,参与人数也是历年之最。 最终,在全市三级法院选报的150篇裁判文书中,北京高院评选出一等奖10篇、二等奖20篇、三等奖30篇、优秀奖40篇,总计100篇优秀裁判文书,并评选出单位组织奖5名。 公众熟悉的“快播案”“缺陷出生侵权损害赔偿案”“狼牙山五壮士案”等知名案件裁判文书均入围。其中,“快播案”一审刑事判决书因其“层次分明、逻辑清晰、论证严密、说理透彻,且展现出法官在应对社会治理难题时的理性、审慎、自信与担当”入选一等奖。 杨万明院长表示,随着司法体制改革的深化以及新类型案件、疑难案件不断增多,法官的裁判文书质量越来越受到关注,应当准确把握新时代赋予裁判文书的新内涵,清醒认识到提高裁判文书质量是一个没有终点的追求过程。一份好的裁判文书,不仅来源于法官对案件事实的整体把握和深入分析,来源于法官的独立判断和内心确信,更来源于法官对法律精神的正确理解和对社会正义的不懈追求。它不仅是公平正义的扬声器、法治实践的教科书,更承载着法律的价值与司法的公信,是法治精神的直接体现。 杨万明院长强调,北京法院将精心打造裁判文书质量“四个一工程”,即搭建一个优秀裁判文书交流共享平台、培育一批具有典型意义的标杆文书、打造一支业务素质过硬的优秀法官队伍、健全一套提高裁判文书质量的保障机制,形成尊重人才、培养法官尊荣感的法院文化,努力涌现出一批既有专业能力又有专业精神的伟大法官,创作出人民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伟大判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