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在线投稿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2024-04-26
星期五
 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文化 >> 文学 >> 法官随笔 >> 正文
永恒的法律和模糊的仁慈
——评电影《12怒汉》
时间:2015-03-30 10:37:51    作者:彭启玮 夏勇    来源:湖南省邵阳市武冈法院

俄罗斯经典法律电影《12怒汉》的故事梗概是:一个车臣少年因为涉嫌杀害了其养父而被关押审判,经过一系列的庭审听证程序,进入最后的陪审团表决阶段。故事就从12名陪审团成员投票决定是否判定少年有罪开始。按照法律的规定,陪审团必须达成100%一致的投票意见才算完成投票。也就是说,任何成员都有一票否决权,一旦有人反对其他十一个人的一致意见,他们的任务就不算完成。这样就得经过一系列讨论、磨合,然后再投票表决,直至达成意见的百分百统一。

之前的庭审表面上看起来认定犯罪事实无误,人证物证确凿,并且作为最后环节的陪审团决定程序很大程度上属于走过场,因为在此之前没有哪个陪审团不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投票的——这从陪审团讨论室40年来久未更换的管道、不到一个晚上故障不断的大灯以及已布满蜘蛛网的吊灯等等陈旧设施就可以看出。并且,随机挑选的各行业人员本身也并无很多时间和兴趣将精力放在最后的这一环节。顺理成章的庭审程序理应换来皆大欢喜的结果:陪审团在几分钟之内决定少年有罪,然后各回各家。

投票沿着一贯的方式进行,并且大多数人连坐位都不想坐,希望马上投完有罪票便马上走人。这时突然出现了一张无罪票,反对者的理由很简单:我们不能这么轻率就决定一个人的本质或者前途如何。在确凿的法律事实和证据面前,反对者仅仅用他的仁慈心作为支撑其反对的理由,且立场最为模糊:他通过举例说明少年或许本质并不坏,或许有很复杂的原因在里面,因此我们不能过于轻率。

反对者这一决定无疑引来了众多成员的不满,于是各抒己见。第二轮投票又出现一名反对者,这名反对者用自己父亲和一个女子私奔的故事告诉大家,又老又丑的父亲和漂亮的年轻女人可以相爱并且不顾一切私奔,说明世界上有很多让人无法理解、但它却确实发生了的事情。因此,反向思考,所有人都认为少年不可能没有杀人,可就像所有人都不会相信两个年龄相貌差太多的人会一起私奔一样,如果这恰恰就是全部案件事实呢?这名反对者用自己父亲的故事作为支持少年无罪的理由: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

严谨的法律需要法律事实、充分的理由和证据来说明整个案件事实,犯罪嫌疑人有罪和无罪,只能靠至高无上的法律来确定。但在这里我们分明看到,庭审确定的事实连续被捉摸不定的仁慈干扰甚至戏弄,法律看起来被亵渎了。

我相信大部分看到此处的观众都对这种有亵渎法律之嫌、模糊的仁慈之心心生不满。影片的陪审团成员中也有像观众一样的不满者——那位出租车司机。最开始到影片快结束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他都对这种貌似带着个人情绪且立意不清的仁慈抱有极大的不满。他的理由同样简单:在庭审结果已经很明显的情况下,作为陪审团要做的就是一起做出毫无悬念的表决结果而已,干嘛费那个事去考虑人性?对有罪的人心生仁慈,本身就充满了太多的矫情,不可取,不可取!

神圣的法律继续被“侵犯”:那位从理性角度甚至不知道自己到底该判定少年有罪还是无罪的胖子,成为第二个倒戈者,他开始认为少年无罪。他的理由也来自亲人的故事:他一贯老实勤恳的叔叔因种种原因成为一名劫持人质的恐怖分子,警方出动,狙击手已经做好了狙击准备。警察局长这时却手无寸铁地冲入劫持现场,和这位恐怖分子一起聊天喝酒,最后两人居然相拥而泣。故事以喜剧收场,他的叔叔很快就被放了出来,并且生活渐好,警察局长也因此升官。胖子从感情的角度告诉大家:人都是逼出来的,非有难以面对的窘境不会做出出格的事情,那么,从挽救人的角度出发,我们应当对人抱以宽容。这样对谁都好。这里有点以德报怨,世界大同的意味。法律在仁慈面前,似乎开始变成摆设。

这时,作为演员的一名陪审团成员被那位急于回家的出租车司机激怒,并说出了自己观点:作为演员,我的职责是让观众开心。但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微笑已变得不再真实,微笑成为人们掩饰恐惧和冷漠的工具。太多的人对别人的事情都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充其量一笑了之。演员对此感触颇深,并强调,至今为止,自己最真的一次笑就是逗乐即将去世的祖母——那是一次不存在任何功利意图的演出,并且祖母真正因为自己的演出而减轻了临死前的痛苦,获得了快乐。这是人性中最真实的一面,为了人性中的这种最真实,那名演员表达了自己的立场:少年无罪。

接着,墓地经理亦讲述了自己的故事:他通过不太光彩的手段赚取高额的墓地出售费用,并“按逝者家属的穿着定价”。在不光彩的手段面前,穷人是没有权利在好墓地下葬的。可是,墓地经理的话锋一转,他把这些不光彩的钱更多地用在了帮助完善社会福利、公共设施建设和投资学校教育方面,他是用富死人的钱让穷活人过得更好,这样即使穿着不好的穷人,到最后一定可以让他去世的亲人得以安葬在干燥的墓地。既然如此,谁还会苛责于他呢?墓地经理似乎在告诉大家:恶因可以种出善果,并可以循环下去,那么善因是不是可以种出恶果呢,如果依后者那样循环,天下岂不大乱?因此,墓地经理也投了反对票。

经历了哈佛大学毕业生立场的反复以及第一个反对者有理有据的关于妒忌可能带来恶果的分析之后,最固执的出租车司机因为对有关父亲外遇而引发家庭暴力的故事感同身受,成为最后一个认为少年无罪的人。其实从法律和理性角度出发,出租车司机很可能仍然认为少年有罪,但是人性中的仁慈再一次发挥了作用,想起自己的亲身经历,他十分同情少年的遭遇,这种同情甚至转变成悲悯,让出租车司机在法律和人性二者之间来回,这让他痛苦不堪,放声大哭。这种感性和理性在一个人心间反复角逐的后果,便是给少年投无罪票。

利用法律断案,应当是义正辞严,有理有据,且结果是不容亵渎的。相形之下,仁慈代表着的人性力量太过宽泛、模糊,让人捉摸不定。抛开影片中12个人特定陪审团成员的人生境遇、法律被人利用、少年被人陷害的因素不谈,如此模糊的仁慈会不会真的像影片中说的这样一次次将法律打倒,让法律难堪呢?我不敢再往下细想。仁慈所包含的东西太多太多,如果用这样的感性去解决法律问题,将会使每个案件变得扑朔迷离,而且,如果反过来想,用模糊的仁慈来断案,虽然可以像影片中那样,可以让一个好人不受冤枉,但同样也可以让一个坏人不受惩罚。

然而,仁慈却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一个社会得以延续的基本人性之一,带有滞后性的法律总会存在这样那样的漏洞,包括陪审团在内的任何审判者都不应忽视仁慈的力量。不然如果像影片中这样,法律被人利用,少年被人陷害,我们该怎么办?

影片结尾有言:法律是永恒,至高无上的;可如果仁慈高于法律呢?我无意论及二者是否应该达到多大程度的辩证统一,我想说的是:只有善法永恒并且至高无上;作为断案的感性材料,仁慈可作为善法的旁证,且不必高于法律。


【关闭】 【打印】 【纠错】  [责任编辑:杨建玲]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中国审判杂志社”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审判杂志社,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和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本网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审判杂志社”。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审判杂志社)”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同中国审判杂志社联系的,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不良信息举报  |  投稿信箱  

关注《中国审判》
Copyright © 2012-2024 www.chinatrial.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编:100745 联系电话:010-67550550/67550645 杂志社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2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6485号 | 京ICP备 13051393号-1
《中国审判》杂志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