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审判》杂志社司法宣传工作推进会在云南大理召开
时间:2025-09-19 20:02:13 作者:朱雅萌 段雪雁 吴春美 来源:《中国审判》杂志社
9月18日,2025年《中国审判》杂志社司法宣传工作推进会在云南大理召开。会议旨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共商人民法院司法宣传主阵地建设,共议优化司法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杨临萍作书面讲话。 司法宣传工作推进会会场 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杨临萍在书面讲话中强调更好发挥《中国审判》司法宣传阵地作用,讲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法院故事。杨临萍指出,《中国审判》杂志社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作出的部署要求,以更好服务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和促进公正司法、定分止争为目标,着力提升司法宣传传播效能,激发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推动内容、形式、方法、业态、体制机制革新,实现深度融合发展、全媒体生产传播,努力讲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法院故事。 杨临萍要求,人民法院出版社、《中国审判》杂志社要以正确导向为根基,将政治性、人民性、法治性统一于司法宣传实践,切实扛起意识形态工作的主体责任,坚持群众路线,强化法治引领,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有力支撑。要以内容建设为根本,持续推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新闻产品,深耕专业权威、打造特色“拳头”产品,推动话语转型、增强内容传播的吸引力感染力,注重价值引领、服务严格公正司法。要以全要素创新为支撑,推出强曝光、高触达、正反馈的优质法治文化,主动拥抱新技术,拓展新平台、构建新生态,让主旋律更昂扬、正能量更充沛,提升中国法治“好声音”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助力建设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人民法院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余茂玉参加会议并对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部署、加强《中国审判》杂志司法宣传和通联发行等工作作了工作布置。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吉军参加会议并致辞。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童晓宁,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宣教部党建指导处处长孟振宇参加会议;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综合处处长张蓓蓓参加会议并发言。人民法院出版社社长助理梁成明主持会议。《中国审判》杂志社常务副总编辑张召国作工作报告。 人民法院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余茂玉对加强《中国审判》杂志建设作工作布置 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吉军参加会议并致辞 人民法院出版社社长助理梁成明主持会议 《中国审判》杂志社常务副总编辑张召国作工作报告 会议回顾了2025年《中国审判》杂志司法宣传工作取得的成绩,对2026年度内容建设工作和宣传通联工作进行了部署。会议强调,《中国审判》杂志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在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坚强领导下,提高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的自觉意识、为各级法院审判执行工作服务的主动意识,跟上、适应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工作要求,守牢意识形态阵地,加强舆论引导,强化选题策划,关注法治热点,提升杂志品质,深挖内部潜力,紧盯人工智能时代发展潮流,积极创新发展,加快推进新媒体建设,讲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法院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好声音,积极发挥《中国审判》司法宣传主阵地作用,助力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 会议传达了最高人民法院对新闻宣传工作的具体要求,坚持从政治上看,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做好新闻舆论工作,要学深悟透做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形成坚定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要从内心深处坚信不移、坚定意志,并自觉贯穿体现在每一篇新闻报道,每一篇时评、阅评当中。坚持内容为王,生动讲好新时代司法故事。要理解深,把握准,善于跟踪进展成效及其对审判提质增效,对社会公平正义和良法善治的影响,解读好案件裁判和政策、决策背后的理念考量,让公正司法可感可及。坚持媒体融合发展,努力推出精品力作。要主动适应新媒体传播规律特点,以内容优势赢得媒体融合发展优势,在建设好自己的传播平台的同时,用好商业化、社会化的互联网平台,打造载体多样、渠道丰富、覆盖广泛的移动传播矩阵,不断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 部分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领奖 会议对2025年度《中国审判》杂志司法宣传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研讨环节,参会代表围绕进一步抓好《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审判工作的意见》的贯彻落实,大力推动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人民法院出版工作推动优质法治文化资源直达基层的通知》,办好《中国审判》杂志、推动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努力讲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法院故事等进行了讨论。 来自全国部分高院、中级、基层法院和大理当地法院代表参加会议。(摄影:段雪雁 吴春美)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中国审判杂志社”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审判杂志社,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和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本网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审判杂志社”。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审判杂志社)”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同中国审判杂志社联系的,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