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在线投稿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2024-04-24
星期三
 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文化 >> 文学 >> 法官随笔 >> 正文
打开一扇通往诉讼时效制度的“大门”
简评《诉讼时效审判实务与疑难问题解析》一书
时间:2019-10-08 16:10:53    作者:凌巍    来源:中国审判

诉讼时效制度是民商法中的一项基本制度,是每个法律工作者都十分熟悉的法律概念。但是,熟悉未必代表真正理解。最明显的例证就是,很多人还在纠结这是一项实体法中的制度还是程序法中的制度。此外,还有很多司法实务工作者分不清楚诉讼时效期间与其他期间,诸如起诉期间和除斥期间的区别,也分不清楚诉讼时效中断、中止和延长的具体法律适用方法。如果连这些最基本的知识都没掌握,更遑论将诉讼时效制度熟练应用于民商事案件的诉讼之中。此外,诉讼时效制度在司法实务中容易演变成疑难问题的原因还在于,虽然它被规定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之中,但它的适用除了要熟悉一般的适用规则之外,还要注意类案、个案在适用时的特殊规则。《诉讼时效审判实务与疑难问题解析》一书十分有效地解答了在诉讼时效领域的绝大部分疑问和困惑。

本书的篇章布局契合司法实务工作者的思维习惯和工作需求。本书从诉讼时效的概念入手,在总论部分对诉讼时效制度适用的几个基本问题进行了阐述。随后,对诉讼时效客体、诉讼时效期间、诉讼时效中断、诉讼时效中止、诉讼时效效力等诉讼时效制度适用的具体问题一一进行了分析。最后,本书还对特殊案件所涉诉讼时效问题予以关注,而这些问题也正是司法实务中常年存在的争议。在书中每章标题之下,每节又均可单独视为一个具体的实务问题。为了将这些问题说透,作者不是简单给出答案或是简要作出分析,而是纵向、横向,宏观、微观等多角度地解析这个问题,包括争论观点、立场选择、历史沿革、比较法研究、相关部门意见、司法实务中应注意的问题等等。这样的谋篇布局,是司法研究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专业修养体现,也让笔者这个司法业务研究人员获益匪浅。作为一名曾经的员额法官,笔者也相信这本书能够帮助法官解决不少司法实务中的困惑和难题。

本书是一本相关史料全面、域外资料丰富的理论研究用书。为了方便读者理解和查阅,作者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对相关的学理观点、域外立法、历史沿革等进行了深度整理和整合,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思考、取舍的过程,作者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务经验也可见一斑。

书中还引用了丰富的案例素材,方便司法实务工作者实践与操作。因为工作原因,笔者每天都会接触各种各样的案例,并且对案例工作的理解和感情也在不断加深。本书共引用了56个典型案例,附在每一章节的后面。最高级的司法智慧,永远存在于这些鲜活的具体案例之中,尊重它们、展现它们,才能深刻领会立法与司法之间的差距,并有意识、有技巧地去弥合。本书的案例格式统一,从标题到案情简介,再到法院审理情况,处处可见作者尽力还原案件原貌的主观努力。再看评析,更是作者对相关问题结合案例的深入思考。

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说过,法律绝非一成不变的。相反,正如天空和海面会起变化一样,法律也因情况和时势而变化。通过本书,你会打开一扇通往诉讼时效制度的“大门”。门里面的世界是变幻的,但并不莫测。更重要的是,你很可能因此找到打开法学世界更多“大门”的方法。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中国审判杂志社”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审判杂志社,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和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本网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审判杂志社”。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审判杂志社)”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同中国审判杂志社联系的,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不良信息举报  |  投稿信箱  

关注《中国审判》
Copyright © 2012-2024 www.chinatrial.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编:100745 联系电话:010-67550550/67550645 杂志社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2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6485号 | 京ICP备 13051393号-1
《中国审判》杂志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