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长调解 巡回审判 节日法庭 无讼景区
南靖法院积极打造特色景区法庭
----南靖县人民法院土楼法庭亮点工作创建纪实
时间:2014-05-09 10:02:12 作者:梅贤明 郑丰城 黄志雄 来源:福建省南靖县人民法院
法官到景区办案 到土楼巡回办案 南靖县法院创建“无讼景区” 法官到土楼景区现场调解案件 南靖县法院在景区建立“法官服务室” 与世遗景点负责人签订无讼景点共建建议书 南靖县人民法院土楼人民法庭位于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故里南靖书洋镇,管辖南坑、船场、书洋、梅林等四个乡镇161个村居,人口10多万人。为更好地服务并促进土楼景区的和谐稳定,2009年11月,经省法院批准,将原船场人民法庭,更名为土楼人民法庭;并于2013年11月,搬迁至书洋新址办公。近期,土楼人民法庭围绕“司法为民、公正司法”这个主线,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等活动,深入开展亮点创建工作。因创建亮点工作突出,被漳州中院记集体三等功。 楼长调解员 妙解游客之忧 针对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是民居游,居民与游客容易产生纠纷的特点,法庭在全国首创聘请“土楼楼长”担任特邀调解员,聘请了“裕昌楼”楼长刘克强、“和贵楼”楼主简良发等9名土楼楼长为法庭特邀调解员,建立楼长调解室。充分发挥他们情况熟、人缘好、靠近一线、调解及时等特点,及时有效化解楼民之间、楼民与游客之间、游客之间的矛盾及纠纷,成为名副其实的“法官代理人”。 2013年以来,楼长共化解各类小纠纷183起。如一些外地游客到土楼游玩时,被庄稼地里的新鲜甘蔗所吸引,未经村民同意就拔了出来,为此与村民发生纠纷。双方相持不下时,“和贵楼”特邀楼长调解员简良发出面了,他对村民说:“城里游客是出于好奇,虽有拔甘蔗的事实,但并无偷窃的故意,何况我们住的土楼叫和贵楼,我们的祖先就是要子孙后代永远以和为贵,还是按价卖给他们吧。”游客、蔗农听了都感觉在理,纠纷就此解决。 和贵楼楼长简良发擅于从和贵楼的名称,运用土楼是“大家庭、小社会”和谐典范内涵,倡导“和为贵” 传统美德,贯穿于调解全过程。受此启发,怀远楼等楼长特邀调解员们和土楼法庭法官们在化解纠纷过程中,将世界文化遗产的土楼内涵、景观、楼名、典故、楼形等厚重的土楼传统文化,与调解理念、原则、方式、方法等相融合,借景说法、借物说理、借情说案,将法律俗语化、通俗化,让群众明事服理,达成调解协议,达到化解纠纷目的,形成独具土楼特色的调解方法。如寓意怀念远方亲人的怀远楼,带着极浓厚的亲情。法官可以借情说案,用“亲情调解法”来调解涉亲情案件,化解邻里纠纷案件。 土楼法庭运用这些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土楼调解方法,化解大量纠纷。2013年至今,共受理各类民商事案件840件,调撤率91.3%,服判息诉率99.2%。 心理辅导师 妙解心灵障碍 土楼法庭特邀聘请两位国家心理咨询师,建立土楼法庭心理辅导室,通过专业的心理咨询手段,对当事人进行心理干预,引导其正确认识和对待事物的看法,消除当事人的心理障碍。同时,在审理案件中,适时引用心理辅导,将法律调判与心理相结合,进一步促进审判工作的顺利开展。如在审理原告王某超与被告肖某光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一案中,原告要求被告赔偿各种经济损失34335.70元。由于原告王某超是个50多岁的孤寡老人,性格怪异。在交警处理过程中,对赔偿金额反复无常,以致多次调解而失败告终。经办法官得知此情况后,在法庭调解过程中,请法庭的心理辅导师介入,帮助做心理辅导。心理导师从情理、性格等方面,以专业知识,与其交流,引导其以积极态度对待调解,尊重法官的艰辛调解过程与成果。在经过两次调解,最终原告做出让步,被告以一次性支付2万元并当场履行而结案。 土楼法庭还将心理辅导引入防治家庭暴力专项活动中,对离婚案件中有家庭暴力或暴力倾向的当事人,作专业的心理辅导,引导其正确为人处事,善对亲人、家人。心理辅导室自今年3月份成立以来,以成功辅导了6起案件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或撤诉。 靠前服务 妙联“最后一公里” 土楼法庭是法院联通人民群众的最前沿窗口。法庭辖区具有山多、林多、景区多,群众极不方便的特点,除了在林区、景区、山区等地常规设立巡回办案点,实行预约开庭外,还结合“无讼村居”创建和“一村一顾问”的现有平台,着力解决联通群众“最后一公里”难题。 景区服务室 联通化解景区纠纷瓶颈 土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后,景区进行大量开发,在开发过程中,时有景区纠纷,游客权益保护功能不完善,一些合同不能依法履行,引发诉讼。为填补这一法律服务空白,法庭在南靖土楼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设立土楼景区法官服务室,专人定时景区办公,指导公司各类合同的签订、履行、纠纷审理。今年3月以来,共办结涉旅游纠纷8件,涉案标的400万元,调撤率100%。目前,这些调解案件,已按调解协议分期自动履行了100多万元。 景区法官服务室法官们,还分别与南靖土楼旅游开发有限公司、21个土楼景点负责人签订无讼景区(点)共建协议书,进一步明确创建“无讼景区、平安土楼”的各方义务,矛盾联动调处机制更顺畅。通过开展此次创建活动,不断增强景(区)点居民的法律素质及和谐理念,形成完善的多元纠纷化解机制,提升景(区)点法治化管理水平,实现“小纠纷不出景(区)点,大纠纷不出法庭”,促进景区和谐。 调解网格化 联通矛盾化解机制 构建以法庭为中心、以镇司法所、维稳中心为依托,以村级调解员为主力、以楼长特邀调解员为主体的“四位一体调解网络”。常态化地到景区、镇区、村居开展人性化巡回办案,把法庭“流动”到群众的农家庭院、田间地头。截止当前,土楼法庭已联通镇调解中心、司法所、工商所、派出所、民政等部门,建立工作维护景区和谐的工作机制。2013年以来,共审结景区内各类民事案件65件,调解率97.6%。 泉州市郭先生一家七人到土楼自驾游,中午在土楼某福饭店用餐,结账时被告知餐费总共1000元。郭先生认为价格不合理,与饭店老板发生争执。郭先生的家人随即打电话给船场工商所315进行投诉。工商所接到投诉后立即与土楼法庭启动诉调对接联动机制,两个部门马上组织人员驱车到达现场进行调解,饭店老板称郭先生点的鱼系野生香鱼,价格极高。工作人员查看菜单发现部分菜价还是偏贵,通过对饭店老板要其从长远发展的眼光及商业信誉的积累等的启发式教育,饭店终于同意只收取600元,郭先生满意的支付了餐费,继续其土楼之旅。 节日景区法庭 联通纠纷化解“真空” 近年来,南靖的旅游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前来南靖土楼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旅游旺季日均客流超过2万人。南靖土楼景点多、范围广、路线长,为了能够及时解决游客与游客之间、游客与当地村民之间偶尔发生的一些矛盾和纠纷,维护景区的正常秩序。针对节日旅游高峰期,矛盾易发且法官放假不能及时处理的特点,土楼法庭设立了“节日景区巡回法庭”,联通化解纠纷的“时间真空”。巡回法庭在土楼景区各景点进行巡回法制宣传,解答游客咨询,及时解决游客和村民的各种纠纷,以此同时,巡回法庭还安排工作人员在景区监控指挥中心坐班,第一时间了解景区的实时动态,为土楼旅游解“忧”。 “这得多亏了咱这节日景区巡回法庭的法官,要不那天我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近日,福建省南靖县云水谣景区里的村民老简再次看到来景区巡回办案的法官,止不住的赞道。 原来,正月初三下午,南靖县人民法院节日景区巡回法庭的法官在南靖土楼云水谣景区巡回办案时,得知景区售票处路段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景区堵车近半个小时,景区巡回法官们立即徒步赶往现场。经过询问得知,半个小时前,老简骑着摩托车在云水谣景区一处交叉路段,因为疏忽大意与游客李先生的车辆发生轻微碰撞,造成李先生的小轿车前保险杆磨损,李先生要求老简赔偿500元维修费,而老简身上只带着200元,李先生便认为老简是本地人欺负外地人,就这样双方完全不顾后方游客堵车的情况,在现场争论起赔偿的事项。在了解了事情相关情况后,法官一边让他们先把车辆移动到不妨碍交通的地方,一边对双方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后在法官努力下,双方渐渐心平气和,最终双方达成一致,老简赔偿李先生200元维修费。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中国审判杂志社”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审判杂志社,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和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本网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审判杂志社”。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审判杂志社)”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同中国审判杂志社联系的,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