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在线投稿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2024-03-29
星期五
 当前位置:首页 >> 案件 >> 案件报道 >> 正文
一个枕头套引发的弑母案
时间:2014-04-17 16:35:05    作者:文/吴 娅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区人民法院

因枕头套起争端 少年举刀弑母

2012年11月25日中午,15岁的小超一如往常地在家中客厅里上网。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他觉得很放松、很开心。自从13岁辍学以来,上网几乎成了他每天的“必修课”。

就在小超玩得正High的时候,耳边却传来了母亲陈惠英絮絮叨叨的责备声,“整天就知道上网,也不好好读书,简直就是个吃货!养头猪还能杀了吃肉,养你有什么用?再这样我不养你了⋯⋯”

对于母亲的谩骂,小超早已见怪不怪,但每次听到母亲说“我不养你了”,再联想起母亲平日里对自己从没有过好脸色,他都会忍不住火冒三丈。但他懒得跟母亲争辩,因为在“强大”的母亲面前,小超觉得没有什么可以讲的,任何想法都会被母亲说得一无是处。

听到母亲又来指责自己“无用”,小超觉得厌烦至极,索性扔下鼠标,忿忿地走回自己的房间,“嘭!”的一声使劲甩上门。

正准备躺上床,小超却发现了异常,洁白蓬松的枕芯斜放在素净的条纹床单上,单人小床上似乎缺少了点什么。

“谁动了我的枕头套?我的枕头套哪里去了?”小超突然像失控一般,粗声粗气地咆哮起来,声音中充满了愤怒。

此时盘坐在客厅沙发上看电视的陈慧英,没想到自己才随便“教育”了儿子两句,不争气又坏脾气的儿子摔门抗议也就算了,还为了一个枕头套对自己大吼大叫。她气不打一处来,头也不抬冷冷地回道:“那破枕头套被我扔掉了!”

小超怒火中烧,他再也无法忍受这个从来就不把自己当一回事的“凶女人”,愤怒和长期积压的怨恨瞬间集中爆发。

“我拿刀捅死你!”小超一边歇斯底里地对母亲吼道,一边跑向厨房。

也在气头上的陈惠英看到小超果真拎了一把菜刀冲出来,顿时慌了神,拖鞋都来不及穿,拉起正在家里做客的好友张倩一起大步躲进了卧室,并反锁了门。小超在外面拼命敲门,不停地扬言要杀死陈惠英。

“儿子,别冲动!别冲动!”陈慧英一边错愕地大叫,一边和张倩一起使出全身力气抵住门。满腔怒火的小超拧了几下门锁却怎么也拧不开,顺手抡起客厅的一张金属椅子,用椅子角狠命地砸门。

一向沉默寡言的儿子突然变得这般凶狠,陈慧英带着哭腔,声嘶力竭地叫道:“别砸了!别砸了!枕头套被我拆下来洗了,我去给你拿回来!”

可是小超并没有半点停止攻击的迹象,“我要杀了你!送你上西天!”他像疯了一样大声吼叫着。

“张阿姨是无辜的,你不要伤害她!”看着早已被吓哭的张倩,陈慧英隔着门和小超谈判。可是怒不可遏的小超哪里听得进去,他撕心裂肺地大吼:“你叫我不要,我偏要!我今天就要杀了她!”

眼见着卧室厚厚的木头门被金属椅角的巨大冲击力砸穿,露出了比拳头还大的窟窿,门上的木屑不停地飞溅进来,张倩抵着门的身体开始瑟瑟发抖。她生怕小超会冲进来,拿刀挥向自己,于是泪眼模糊地掏出手机,拨打了110。

小超砸了半天也没有砸开门,觉得有些累了,就坐在客厅的椅子上休息。听到屋内叫“救命!救命!”的声音,他担心陈慧英会趁自己不注意逃跑,就将客厅通往楼道的门反锁了。

接到报警后,警察很快赶到。小超既不应答,也不开门。情急之下,警察撬开房门,冲进客厅制服了小超。

嫌疑人不认亲妈 自称在孤儿院长大

据证人张倩陈述,她在好友陈惠英家借住的几天里,这已经是小超第二次举刀要杀母亲了。11月22日,陈慧英让儿子从电脑上放一首张倩喜欢的音乐,小超折腾了半天却没有放出声来。陈慧英觉得很生气,骂小超没用。母子俩争执了一会儿,小超突然爆发去厨房拿了菜刀扬言要杀母亲。陈慧英吃惊之余,缓和下语气劝小超冷静。小超这才放下刀,回到自己房间。

办案人员都很疑惑,是什么原因让小超对母亲的感情如此淡漠,甚至会为了区区一个枕头套而刀戈相向呢?

“我从小在孤儿院长大,七八岁时被我后母领养,她对我不好,一直用言语侮辱我,还曾因生意失败要带着我一起跳楼。枕头套是我从孤儿院就一直带在身边的。”倔强的小超一直坚持说陈惠英是后母。

将信将疑的办案人员询问了小超的多位亲友,并为母子俩做了DNA亲子鉴定。鉴定结论显示,陈惠英确系小超生母。

对于小超为什么会有是“孤儿”的想法,陈惠英也感觉有些奇怪。她回忆说,在和小超吵架时,小超确实提到过“后妈”的说法,但她从来没有当真,以为是一时的气话。陈惠英对办案人员解释说,“小超的童年很波折。他出生时我并没有做好当妈妈的准备,依然投身于工作。小超3岁就开始上全托幼儿园,周末回家时我又常常在加班。2006年,我和他爸爸离婚,小超被判给了他爸爸。之后,我去了日本工作⋯⋯”

小超的爸爸脾气不好,经常会因为一些小事责骂小超。由于学习成绩不好,小超初中一年级就不读书了。2011年,小超的爸爸因糖尿病去世。孤苦无依的小超先后被接到了奶奶和外婆家生活。从小颠沛流离的生活让小超对家庭逐渐丧失了归属感,父亲的打骂、母爱的缺失让小超逐渐产生了自己其实是“孤儿”的想法。小超称自己的遭遇跟电视里演的“孤儿”一样,在哪里都不招人待见,动不动就会被责骂。他觉得这些所谓的“亲人”都是被人为安排的,并没有真正的血缘关系。

案发前一个月,回国后在苏州发展的陈惠英将小超接到了身边。因为过早辍学,加上在家里整日无所事事,让一向注重事业的陈惠英对小超产生了“恨铁不成钢”的情绪,并迅速“发酵”,“吃货”、“猪”等一系列在小超看来无比恶毒的词语被母亲用在了自己的身上。

“我工作其实很辛苦,回到家后看到这个不上学,又没工作的儿子我就上火。”陈惠英这样解释自己当时的心态。

小超本来就对这个“突如其来”的母亲比较抗拒,母亲的“刻薄”更加剧了小超“妈妈是后母”的想法,臆想也更加强烈,他甚至认为是“后妈”不让自己吃饱饭,认为和“后妈”在一起“像在地狱受煎熬一般,即使睡在公园,也不想回家听她唠叨”。

在陈慧英的申请下,医院为小超做了精神鉴定,鉴定结果是:“具有精神偏执症状,对事情辨认能力受损,情绪、行为控制能力削弱,属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

案件陷僵局 法官执着11次心理辅导

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区人民法院少年庭潘强生法官对第一次提审小超时的场景记忆颇深。为了不增加小超的心理压力,潘法官特意将提审地点设在了布置温馨的法院青少年维权工作室。而在此之前,法院对小超的成长环境、平时表现等进行了审前调查。调查显示,小超一贯表现良好,遵纪守法,待人友善。

“他永远低着头,被问到十句话也最多回答一句。”潘法官说他感到最为意外的是,在被问到想不想尽快回归自由时,一直不肯说话的小超竟然回答:“最好关我四五年,等我出来的时候就成年了,就不用跟‘她’住一起,也不用靠‘她’养了!”

潘法官惊诧的同时又很犯难,如坚持不肯认罪,将对小超的量刑非常不利,而好几年的监狱生涯无疑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可承受之重,特别是像小超这样偏执的孩子,相对封闭、机械的牢狱生活或将给其心理带来不可逆转的伤害。

第一次提审并不成功,看着眼前这个有些瘦弱又有些青涩的男孩,潘法官觉得不能对案件简单地一判了之,要尽一切力量弥补母子间的裂痕,让小超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回归社会,回归家庭。

经过多次讨论,合议庭决定对小超启动庭前亲情感化程序,第一步就是为小超聘请心理咨询老师,打开这个执拗少年的内心世界。可是,寻找合适的心理老师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潘法官打了很多电话,跑了很多家咨询机构,得到的回答要么是不做犯罪嫌疑人的咨询,要么就是需要咨询人上门咨询。

正当潘法官一筹莫展的时候,报纸上一篇心理咨询师权老师的专栏文章,让“踏破铁鞋无觅处”的潘法官又看到了希望。

权老师倒是爽快地接受了法院委托为小超做心理辅导,“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小超很沉默,即使说话也很违拗,再三叫我下次不要来了。”在3次心理辅导后,小超的精神状况并没有太大改观,对母亲的敌对情绪仍然很强烈,不愿意对自己的行为认错,甚至不愿意提起自己的母亲。连续3次毫无进展,一向自信的心理咨询师也打起了退堂鼓。

案件再一次陷入僵局,可是潘法官并没有放弃,“能否从陈惠英身上寻找突破口呢?”潘法官约见了陈惠英,说服她也接受心理咨询,并鼓励她去看守所看望小超。

4月11日,陈慧英把小超心爱的枕头套送到了看守所,还给小超送去了几本励志的书籍。阔别多日的母子再次见面,陈慧英隔着铁窗,推心置腹地和小超讲了很多自己在异国他乡为事业拼搏所付出的艰辛,以及做母亲的心路历程。小超安静地听着,看着一向坚强的母亲在自己面前泪如雨下,他似乎有些动容,但始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第7次心理辅导后,小超对潘法官表示想为四川雅安大地震捐助一些钱⋯⋯

第8次心理辅导后,小超说钓鱼岛事件时母亲的店被砸,自己其实很担心母亲的安危⋯⋯

第10次心理辅导后,小超表示以后想赚钱养家,承担起对家庭的责任⋯⋯

终于,做完11次心理辅导后,潘法官欣慰地接到了咨询师提交的评估报告:“小超已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开始理解妈妈。希望妈妈能多给他一点儿温暖和自信,法律能多给他一点儿宽容。”

走出阴霾 犯罪记录被封存

2013年5月9日,小超的案件第一次开庭。潘法官让法警为小超解开了械具,让他和妈妈都“把这次庭审当成一堂课”。

被告人席上的小超跟几个月前相比如同换了一个人。他不再一直低着头,而是一会儿看看被害人席上热泪盈眶的妈妈,一会儿看看担任法定代理人的两鬓斑白的外婆,紧蹙的眉头下,双目中写满了要对亲人说的话。“我觉得自己错了,这件事情给家人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小超真诚地说,“以前我和母亲沟通得太少了,做出这样的行为我很后悔,觉得没脸站在妈妈和外婆面前。”

既是被害人,又是被告人监护人的陈慧英早已泣不成声,跟自己亲生儿子对簿公堂的现实,让她哽咽难语。公诉人代陈惠英宣读了她写给司法机关的情况说明,对于自己多年来对儿子缺少关爱表示深深的悔意,“希望法庭从轻处罚小超⋯⋯我能做到与小超好好沟通,给他创造一个好的家庭环境,我愿意做这样一个改变。”陈惠英一边抹眼泪,一边诚挚地表态。

5月23日,虎丘法院对该案作出了判决。法院认为,被告人小超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其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鉴于小超犯罪未遂,已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经鉴定系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且本案系家庭内部矛盾、亲情纠葛引起,法院综合考虑小超犯罪的性质、情节及危害后果,以故意杀人罪判处小超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

“这件事情让你们清楚地了解到,原来对方这么好。上帝给每个人礼物,或许这些礼物包装得不好看,但是打开它,里面的东西却是发亮的。”同样身为母亲的人民陪审员孙志艳的话让法庭里的每个人都很感动⋯⋯

小超说,上学时他曾获过作文竞赛三等奖,老了以后要为自己写一本传记,已经想好了两个标题,分别是“一团污秽的童年(7岁-15岁)”、“新的起点(16岁- )”。

宣判后,小超被母亲接回家,开始了新的生活。与此同时,法院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75条的规定对小超的犯罪记录进行了封存。陈慧英承诺会让小超继续上学并接受心理辅导,希望他们能用时间、爱以及沟通,填平这场诉讼带来的沟壑。

                                                                                                                         (除法官、专家外,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关闭】 【打印】 【纠错】  [责任编辑:戴燕军]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中国审判杂志社”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审判杂志社,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和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本网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审判杂志社”。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审判杂志社)”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同中国审判杂志社联系的,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不良信息举报  |  投稿信箱  

关注《中国审判》
Copyright © 2012-2024 www.chinatrial.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编:100745 联系电话:010-67550550/67550645 杂志社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2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6485号 | 京ICP备 13051393号-1
《中国审判》杂志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