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在线投稿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2024-04-27
星期六

《中国审判》2018.01 191 出版日期:2018-01-05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天秤藏心 温情予人

追记江西吉安遂川县人民法院审判员王晓林

文 | 刘喆

1.jpg

>>王晓林(右)生前在遂川县人民法院巡回法庭审理民事案件

1983年,25岁的他加入了江西吉安遂川县人民法院的队伍,这一干,就是34年。34年来,他扎根基层,从法警、书记员到审判员,他的身影忙碌在庭里庭外,奔波于诉前诉后,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诺言。他就是遂川县人民法院四级高级法官、行政庭审判员王晓林。20155月被诊断为肺癌的他,在接受一段时间治疗后病情稍有好转的情况下,选择了继续坚守岗位。20171119日,王晓林因病医治无效,生命永远定格在59岁。

“心中装着一杆秤”

王晓林之前从没有想到自己能成为一名法官,当制服穿在身上,当法徽佩在胸前,从那一刻起,他就把维护公平正义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扛在肩头。

“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一直以来,王晓林将这句话奉为圭臬。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多亏了王法官,这件事总算解决了,谢谢……”和解后的双方当事人向王晓林连连道谢。

刘某某与刘某甲系同村村民,多年来比邻而居,相安无事。谁成想自20168月刘某甲将自家新房扩建后,两家的矛盾就此引发。原来刘某甲修建新房时进行了扩建,把原本从村道通往刘某某家菜园的道路变窄,刘某某为保护自家菜园,雇请泥工对菜园边界上原有的围墙进行了加固。刘某甲认为此举侵占了其地基,于20174月的一天趁刘某某家中无人时将围墙推倒。此矛盾经当地政府和司法所工作人员多次调解,始终未能解决。刘某某遂将刘某甲诉至法院,两家对簿公堂。

王晓林考虑到两人系多年邻居,如直接判决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矛盾,还会使两家矛盾激化。为此,王晓林先后多次赴争议现场察看实际情况,耐心听取了双方关于地基的积怨。王晓林在仔细分析案件特点后,召集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认真为双方分析矛盾纠纷的原因,及时进行释法析理告知诉讼风险并提出了解决方案,还从情理角度说服双方消除积怨、和睦相处。通过调解,双方的心结逐渐被打开,最终达成和解协议:刘某甲赔偿刘某某围墙损失费及地基补偿款共计6000元,刘某某菜园老围墙以南的土地归刘某甲使用。

多年办案经验在身,王晓林逐渐摸索出了一套套工作方法。对于赡养、离婚、宅基地和邻里关系纠纷等家庭邻里案件遵循“调判结合、能调则调”的原则,根据案件特点灵活地选择处理方式,既能减轻当事人诉累,节约司法资源,还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家庭、邻里和睦。

“很多看似鸡毛蒜皮的小案件,对老百姓来说可能就是大案大事。”王晓林时常告诫年轻同事,“作为法官,心中要始终装着‘一杆秤’,孰是孰非,孰轻孰重,心里要有个度。”

“你就是我的爸爸”

在卢日久的心里,王晓林虽不是亲人,但早已胜似亲人。

卢日久是王晓林儿子王一帆的高中同桌兼班长,两人是好朋友,也是学习上的好搭档。因为卢日久家里非常贫困,家里离学校远,王一帆总会叫上他来家里吃饭。在得知卢日久的家庭情况后,王晓林决定开始资助他。

这份无声的承诺一坚持就是七年。从2003年到2010年,从高中到大学,卢日久基本上和王一帆同吃同住,大到承担学费、生活费等全部费用,小至关心日常生活和学习,王晓林对他视如己出。

而卢日久也一直在用自己的努力回报着王晓林。2006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西南政法大学。或许是受王晓林的影响,大学毕业后的卢日久也选择了进入法院,服务审判事业,现就职于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

王晓林的患病让卢日久始料未及。住院期间,卢日久从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多次请假回来照顾王晓林。“你赶紧回去好好工作,我没事。”每每面对王晓林的催促,他都笑着说:“爸,你就别操心了,工作上的事我都安排好了。”

卢日久知道,眼前这位昔日为群众奔走忙碌的人,不仅是位好法官,更是一位好父亲。

   因为热爱所以坚持

一个月前,王晓林还像往常一样,刚从医院输完液便步履蹒跚地赶回办公室,开始翻阅卷宗,整理资料,准备开庭。每每同事们劝他多注意身体,安心在家养病,他都笑着说:“多大点事,我手上还有好几个案子没结,当事人都等着我呢。”

谁也不曾想到,此时的王晓林已处于肺癌晚期,身体每况愈下。

2015年初,王晓林经常感到身体不适,每当周围人劝他去医院检查,他都回答:“没事的,小问题,很快就好了。”直到5月的一天,王晓林再次感觉身体不适,并高烧不退,这才在家人的陪同下去医院检查。检查结果显示:肺癌。

或许是早有预感,抑或是不想让家人过于担心,面对检查结果,王晓林表现得出人意料的冷静,并且听从安排住进了医院。在接受了一段时间的治疗后,病情稍有好转的王晓林就又开始谋划着出院工作。

于是,每天在医院输完液后,王晓林又开始忙碌在庭里庭外。不仅如此,为了响应司法体制改革,王晓林在最需要静心修养的情况下,毅然选择了加入员额法官的队伍,成为了首批入额法官的一员。

入额意味着更重的审判任务和更大的工作量。对此,王晓林从未有过抱怨,而是默默带病坚持着。

“如果不是王法官,我们两个可能再也当不成朋友了。”20171029日,在王晓林的调解下,一起民间借贷案的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本是朋友的原被告对调解结果十分满意,握着他的手连声道谢。王晓林只是笑笑:“这都是我应该做的,你们满意了我也就满足了。”

这是王晓林办理的最后一个案件。在这之后,他的病情再度恶化,再次住院接受化疗。

1119日上午,王晓林在家人的陪伴下走完了生命的最后一程。125,这是他入额后办理的案件数量;“踏实”,这是王晓林生病回归后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如果不是因为足够热爱,怎能支撑他拖着病躯仍选择坚持?

“你是一位好父亲、好兄长、好法官……”在王晓林的追悼会上,孩子、朋友、同事是这样评价他的,这也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不良信息举报  |  投稿信箱  

关注《中国审判》
Copyright © 2012-2024 www.chinatrial.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编:100745 联系电话:010-67550550/67550645 杂志社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2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6485号 | 京ICP备 13051393号-1
《中国审判》杂志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