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在线投稿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2023-09-24
星期天

《中国审判》2017.03 157 出版日期:2017-01-25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加强产权司法保护 增强人民群众财富安全感

文 |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 颜茂昆

    “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2016年11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以下简称《中央意见》),对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推进产权保护法治化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中央意见》的发布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可以概括为“五个有利于”:一是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财产财富安全感;二是有利于增强社会信心,形成良好的产权保护预期;三是有利于增强各类经济主体创业创新动力;四是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五是有利于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为了贯彻落实中央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在第一时间发布了《关于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切实加强产权司法保护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按照《中央意见》的精神从司法审判的角度对产权保护工作进行了部署,为各级法院处理涉产权案件提供了统一的政策指引和具体的行动指南。

确立产权保护十大司法政策

    《意见》除了规定产权司法保护的三项基本原则和四项工作机制外,主要规定了产权保护的十大司法政策:一是依法惩治各类侵犯产权犯罪,平等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二是客观看待企业经营不规范问题,对定罪依据不足的依法宣告无罪;三是严格区分经济纠纷与刑事犯罪,坚决防止把经济纠纷当作犯罪处理;四是依法慎用强制措施和查封扣押冻结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不利影响;五是严格规范涉案财产处置,依法维护涉案企业和人员的合法权益;六是依法公正审理行政协议案件,促进法治政府和政务诚信建设;七是依法公正审理财产征收征用案件,维护被征收征用者的合法权益;八是依法制裁知识产权违法犯罪,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九是依法处理历史形成的产权申诉案件,坚决落实有错必纠的要求;十是提高审判执行效率,切实防止因诉讼拖延影响企业生产经营。

    应该说,这十大司法政策既涉及刑事审判,也涉及民事、行政审判;既涉及一个专业领域的案件,也涉及民刑、民行交叉的案件;既涉及对有形财产的司法保护,也涉及知识产权等无形财产的司法保护;既涉及产权案件的审判,也涉及涉产权裁判的执行;既涉及现行案件的审理,也涉及对历史案件的复查处理。可以说,《意见》对产权的司法保护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尽量不留死角、避免盲区。当然,由于产权司法保护的复杂性,《意见》的规定仍然是原则性的,对于许多实践中发生的具体问题不可能都给出具体明确的答案,但为各级法院具体处理案件指明了大方向,也为统一思想认识提供了新标准。

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企业经营不规范行为

    民营企业在成立初期可能存在一些不规范经营的行为,比如虚假出资、偷税漏税、假冒伪劣、送礼回扣等行为。这些行为如果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是需要追究责任的,这也就是所谓的企业家的“原罪”。但是应该认识到,产生这些问题许多是由于当时的大环境、大背景使然,如果不从政策上明确这些行为不再追责,许多人就仍然会心存疑虑,担心有一天政府“秋后算账”,导致“人财两空”。《中央意见》提出,以发展的眼光客观看待和依法妥善处理改革开放以来各类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不规范问题。所谓“发展的眼光”,就是说不仅要看当时的情况,更要看现在的形势、当前的政策和法律的变化。过去法律对某种行为可能规定为犯罪,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现在已经不认为是犯罪;过去法律规定法定刑较重的,现在法定刑已经变轻了。例如虚报注册资本、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的行为,依过去的法律构成犯罪,但是修改后的《公司法》已经规定对公司的出资从“实缴登记制度”改为“认缴登记制度”,不需要实际缴纳注册资本。因此对于过去发生的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等行为,应按照新的法律规定或精神,不以犯罪处理或者适用更轻的刑罚。又如,经济犯罪往往有数额的要求,而数额标准往往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如果定罪量刑的数额标准发生了变化,按照当时的标准量刑明显偏重的,则应该按照或者参照新的标准,判处较轻的刑罚。因此,对于一些企业经营不规范行为,人民法院在处理上也应与时俱进,按照“从旧兼从轻”的原则,适用法律,裁决案件。

    《意见》提出,客观看待企业经营不规范问题,定罪依据不足的依法宣告无罪。“定罪依据不足”包括三类:一是对法律、法规没有明确禁止的行为,或者法律规定较为模糊的行为,不得以犯罪论处,这是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二是行为虽然违法违规,但其情节轻微,达不到构成犯罪的程度,也应当宣告无罪;三是行为的罪与非罪界限不很清楚,定罪证据不是很充分的,应当从有利于被告的原则出发宣告无罪。

准确把握民事纠纷与刑事犯罪的界限

    民事纠纷是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纠纷,承担责任的方式是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恢复原状等,而刑事犯罪则是严重侵害社会关系的行为,犯罪者要承担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