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在线投稿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2024-04-19
星期五

《中国审判》2019.08 222 出版日期:2019-04-30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造国际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新高地

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成长记

文 | 本刊记者 刘庭梅

98.jpg

>>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

坐落于北京西南四环的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并不显眼:成立仅百余天,临时的办公场所,办案法官人数也不多。然而,这里却汇聚着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知识产权审判人才,审理着各种极为疑难复杂的案件,更是世界上首个在最高司法层面统一审理专利等专业技术性较强的知识产权上诉案件的专业审判机构。2019410日,“年轻”的知识产权法庭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百天”。

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谈及对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的第一印象,法官高雪用三个字来形容这种震撼—“惊呆了!”高雪还记得,20181227日,她第一次来到位于北京市西南四环的“办公场所”,映入眼帘的是还没来得及揭下的塑料纸、裸露的地板、暴露的电线、空无一物的办公室……到处都散发着大型施工现场的浓烈气息。

然而三天后,当高雪再一次走进知识产权法庭的时候,这里的变化用“翻天覆地”来形容并不为过。整洁的办公环境、崭新的工作设备、贴心的服务设施,筹备工作人员高效推进,几天时间内就让办公场所“大变样”,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你今天看到的办公室里所有的家具、设备、绿植,包括电脑、网络,在今年11日挂牌办公时就已经全部配齐。”高雪向记者介绍。筹备期间匆匆瞥见的小姑娘、小伙子们来回奔走的身影,筹备人员坚定的信念、超强的执行力都深深印刻在高雪心中。

坚定的信念是推动改革落地生根的重要动力。最高人民法院设立知识产权法庭,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建设知识产权强国和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201711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要求“研究建立国家层面知识产权案件上诉审理机制”。20181019日,中央批准最高人民法院设立知识产权法庭,统一审理全国范围内专利等专业技术性较强的知识产权案件。2019年元旦,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正式挂牌成立。

从批准设立到正式挂牌,仅有两个月的时间,全体筹备工作人员们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高质量按时完成了新建法庭的筹备工作。

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对知识产权法庭的筹备工作高度重视,周强院长多次作出批示,要求坚决贯彻落实好中央决策部署。在总结知识产权司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最高人民法院会同有关方面,就建立国家层面知识产权案件上诉审理机制进行了充分论证和反复研究,最终选择在北京市设立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统一审理全国范围内专利等上诉案件的改革思路。

将“星星点点”汇聚为“燎原之火”

“从来没有想到我可以来最高人民法院做法官。”

高雪曾在国家知识产权局下属的专利复审委员会工作多年。直到今天,她仍觉得自己来到知识产权法庭工作并被冠以“法官”称谓,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高雪以前的工作内容是负责复审专利无效案件,“在专利侵权过程中,当事人往往会向专利复审委员会申请专利权无效。相对司法程序来讲,无效案件是更为前端、更为基础的程序。而如今在知识产权法庭,我的工作属于后置程序。”从专利复审到案件审判,高雪从专业角度指出了自己工作角色与定位的转换。

像她一样,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的法官既包括来自专利局等单位专业技术经验丰富的人才,也包括来自全国各级人民法院的知识产权审判业务专家,共同构成了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的最初一批法官。专利等技术类案件涉及非常复杂的技术事实查明,法庭还设立了技术调查室,由技术调查官提供技术事实的查明服务。

2018年底刚到北京时,最深的印象是北京很冷。”原就职于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的徐燕如法官,一度由于水土不服导致身体不适,但他却将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在最高人民法院工作,要对自己有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大家也都一门心思在想如何把知识产权法庭建设好。”

“对于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来说,最难的就是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大家完成各项‘磨合’。这种‘磨合’包括人员、制度、环境、心理等方面的磨合,对每一位同志来说都是重大的考验。”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副庭长王闯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和周强院长高度重视知识产权法庭建设,提出要“锻造一支符合知识产权案件特点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加强知识产权法庭审判队伍的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国际化建设。

为促进审判经验互通共享,确保法庭队伍能力过硬,自建庭初期,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便建立讲坛制度,从116日开展第一讲以来,目前共举办了20次讲坛。各主讲人对审判实践中的疑难复杂和前沿问题进行梳理、总结和提炼,并精心制作PPT。截至目前,讲坛已就《裁判文书格式标准化》《专利授权确权行政诉讼》《侵害技术秘密纠纷案件审判实务》等多个主题进行了交流。在讲座进行过程中,大家积极参与讨论,形成了“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热烈研讨氛围,大大提升了讲坛的整体专业水准,也在讨论中促进了集体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形成与提升。

在高雪眼里,这种变化非常明显。“对于同一类案件,各地审判标准其实并不尽然相同。但在这4个多月、100多天的时间里,大家迅速地磨合,统一观点、统一裁判标准。原来分散的个人,现在特别完整、团结地拧成了一股绳。”高雪如是说。

90后书记员马静也感受到了这种“团结一致”的魅力。她刚从学校毕业不久,还记得刚来知识产权法庭报到时的紧张感。“转瞬之间,几个月的时间就过去了,我自己也顺利实现了角色的转换—从一名学生,成为了一名职场中人。与知识产权法庭共同成长,知识产权法庭也见证了自己的成长。”

积极上进的工作氛围极大地激发了知识产权法庭人的学习热情与审判智慧。本刊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庭里许多法官上午开庭审案,午饭后也不休息,抓紧一切空余时间看书、钻研、学习。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知识产权法庭庭长罗东川在介绍知识产权法庭的法官队伍时表示:“我们对这些法官都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包括审判经历、审判经验和审判业务水平,严格考核、层层筛选、优中选优。从目前统计来看,全部人员均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其中一半是博士,三分之一有理工科背景,三分之一有海外留学的经历,平均年龄42岁,主力都是70后。考虑到长远的发展,还有年轻的80后的法官加入到这个队伍,他们从事知识产权审判平均年限都在12年以上。”

将默默耕耘凝结为“标杆判决”

法官助理陈律也是一位远离家乡的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人,他曾在浙江省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从事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在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工作中,陈律参与了“第一槌”案件的信息化保障工作和外宾接待工作。通过亲眼见证从筹备到开庭的全过程,他深刻感受到了领导、同事们的努力与拼搏。“筹备‘第一槌’案件期间,正值北京流感高发,周围一些同事也不幸中招,却都带病上岗,加班加点完成工作。大家都充满极强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判决是法官最好的名片。”正是秉持着这样的信念,知识产权法庭人默默耕耘,为人们呈现了意义深远的“第一槌”。2019327日上午,罗东川副院长担任审判长,公开开庭并当庭宣判,敲响自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成立以来的“第一槌”。

据了解,该案是起因汽车雨刮连接器发明专利而引发的侵权纠纷。经法庭调查和辩论,合议庭认定,被诉侵权产品属于涉案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上诉人构成专利侵权。罗东川副院长当庭宣判,维持一审判决,驳回上诉人的上诉请求。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郭禾表示,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第一槌”的敲响,充分彰显了最高人民法院为加强专利等技术类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的审判体制创新。“在知识产权法庭成立之前,专利类案件的二审由所在地高级人民法院负责,知识产权法庭成立后,这类案件的二审在最高司法层面进行统一审理,进一步统一了裁判标准,避免同案不同判。”郭禾说。

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知识产权法研究室研究员管育鹰认为,这起案件的裁判将对技术类知识产权案件审判机制创新、提升保护效率和降低维权成本产生重要指引意义。该案的审结标志着全国统一的知识产权上诉机制顺利启动,也将在中国知识产权司法领域树立重要的里程碑。

将肩头重担化为腾飞动力

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的孕育和诞生展现了党中央的政治智慧,汇聚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共识,回应了科技创新一线的紧迫呼声,凝结着几代“知识产权人”的不懈努力和深情期盼。在知识产权法庭工作100余天以来,王闯副庭长感觉到了沉甸甸的责任:“要努力成为科技创新的助推器、司法改革的试验田、专利审判的领头羊、国际诉讼的优选地,知识产权法庭责任重大。”

“压力同时也是动力。”王闯表示,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受理的大量二审案件也为成就优秀法官提供了非常好的空间、资源和平台,使知识产权法庭成为孕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法官的摇篮。

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的庭训是“创新、精进、智慧、卓越”。秉持着这样的理念,知识产权法庭步履不停,探索不止。

据记者了解,为便利当事人诉讼,提高审判效率,知识产权法庭加强信息化技术运用,将虚拟现实技术(VR)、现实增强技术(AR)、远程高清变焦视频传输技术等运用于知识产权法庭审判工作之中,解决专利案件质证难问题。同时,知识产权法庭探索建立诉讼材料电子寄交、裁判文书电子送达机制,减轻当事人和国家财政负担。此外,知识产权法庭正在探索将工作要点、时限要求、流程标准、文书样式嵌入一体化信息平台,建设典型案例数据库,实现办案系统互联互通、数据自动推送、资源共享共用,带动全国技术类知识产权案件审判质效提升。

为更好的服务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2019214日,罗东川副院长与国家知识产权局申长雨局长进行工作会谈时提出要促进双方在信息化建设、人才交流、国际交流、党建队建等方面的深入交流、合作,共同推动知识产权强国建设;228日,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和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举行座谈,双方就行政执法与司法保护的数据共享、植物新品种权纠纷相关法律问题开展交流。

为促进中外交流,13日,王闯出席第二届中美知识产权峰会,向参会的中美专家、学者、律师、企业代表等介绍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的工作构想。19日,知识产权法庭部分法官与美国福特汉姆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研究中心教授休·汉森一行举行座谈。326日,罗东川副院长在知识产权法庭会见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会长克雷格·艾伦一行。413日至14日,罗东川副院长应邀出席2019年知识产权南湖论坛国际研讨会。他在致辞中表示,在今后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知识产权法庭要实施精品战略,精心审理好每一起案件,按照周强院长的要求,形成一批在国际上有重大影响的标杆判决。要推动知识产权法院体系完善和诉讼制度改革,大力推进知识产权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要把知识产权法庭建设成具有世界影响的知识产权司法机构,打造国际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新高地和国际知识产权诉讼的优选地。

“知识产权法庭为每个人提供优质的成长平台。我们将秉持庭训,奋迅精进,不辱使命,在统一和规范知识产权裁判标准、提升中国法院司法公信力和国际影响力、保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同时,也为知识产权国际司法保护实践贡献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王闯表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不良信息举报  |  投稿信箱  

关注《中国审判》
Copyright © 2012-2024 www.chinatrial.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编:100745 联系电话:010-67550550/67550645 杂志社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2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6485号 | 京ICP备 13051393号-1
《中国审判》杂志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