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最高人民法院第四巡回法庭主审法官 阎巍 对于金刚的英年早逝,我们第四巡回法庭的同志们都感到非常得痛心和惋惜。 2017年10月17日16时56分,我们受邀到金刚的办公室合议案件,这已经是他当天连续合议的第10个案件了。案件合议进入尾声的时候,突然,金刚从座椅上滑了下去。大家都以为他只是困了、累了,但粗重的喘息声让大家意识到情况不对,赶紧把他移到宽敞点的地方,边紧急施救边拨打120。金刚躺在办公室冰冷的地板上,脸色发紫,呼吸困难……虽然同事们和急救医生全力抢救,但他还是离我们而去。他的生命就这样突然定格在了51岁,这个冰冷的数字上。一直到今天,我都很难接受这个事实。 2016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根据中央部署,在设立第一、第二巡回法庭的基础上,增设了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巡回法庭。巡回法庭,作为人民法院司法改革的“试验田”和“排头兵”,担负着为全国法院创造可复制可推广改革经验的崇高使命。而对于个人,则意味着舍家为国、栉风沐雨。当时,金刚已是民二庭的审判长,并且有过援藏的经历,但他仍主动报名到巡回法庭工作,渴望在司法改革最前沿大显身手。后来,他被安排到第四巡回法庭,成为第七审判团队的主审法官,主要负责民商事审判。而我是第十一审判团队的主审法官,主要负责行政审判。由于年龄差距较大,他平时总是喜欢开玩笑地叫我“小鲜肉”。 来到四巡,通过一起研究工作、平时私下交流,我感觉到金刚对巡回法庭的各项工作,有着发自内心的激情。关于司改、关于审判,他有很多想法盼着在这里得到实现。 为了回应群众对公正司法的期待和要求,他在庭领导的支持下,积极进行改革创新,在四巡力推“当庭宣判”。大家都知道,在传统审判模式下,开庭之后择日宣判是普遍现象。而金刚则认为:“对于大部分案件来说,庭审结束时宣布处理结果,是诉讼参与人和旁听人员的普遍期待。有的案件开完庭后,案情、证据都搞清楚了,还要再研究研究择日宣判,当事人难免会产生疑虑。法官要是当庭审判,就能打消当事人的疑虑,正义就能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 为了推动这项改革举措,金刚主动担负起制定当庭宣判规则的任务。在广泛调研、深入论证的基础上,他执笔起草完成《第四巡回法庭当庭宣判规则》,并积极践行这个规则。说实话,在我们看来,当庭宣判,当事人固然可以第一时间得到结果,但对法官而言,则意味着多了一份责任与担当。金刚却说:“当庭宣判,就是法官素质的一块试金石。提出了更多的挑战,也会带来一些风险。但是,这种做法既能提高办案效率,又可以最大限度地压缩办案周期,减少案外因素的干扰,从而确保司法公正,提升司法公信。”2017年3月,金刚在第四巡回法庭的审判台上,带头敲响了当庭宣判的第一槌。随后,其他四位主审法官也相继完成了自己的开庭“首秀”。5起开庭案件,3起当庭宣判。这是第四巡回法庭“结案月·开庭周”活动的精彩片断,也是金刚看到自己的改革理念变成实践的幸福时刻! 当庭宣判的推行,受到了当事人的欢迎,也得到了案件代理律师的高度肯定。由金刚担任主审法官的一起合同纠纷案当庭宣判后,来自安徽的出庭律师姜洪明感慨地说:“没想到第一次来四巡开庭,就遇到了当庭宣判。我对法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很钦佩。” 从金刚敲响当庭宣判第一槌至今,四巡公开开庭审理的50起重大民商事和行政案件中,当庭宣判25起,占比达到50%。如今,当庭宣判已在四巡形成长效机制,四巡的法官开庭办案,“当庭宣判是原则,不当庭宣判是例外”。 让正义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是金刚作为一位纯粹、忠诚的司法人的梦想,他为此不懈追求,并为此倾尽一生。 跟金刚在一起审查案件,看到原审判决有差错、有瑕疵的地方,他时常会拍案而起:“怎么能这样呢?这不行,一定要纠正。”在合议案件时,他敢于表达真实意见,绝不轻易改变自己的观点,常常为了某个司法依据或是某条判决表述方式据理力争。 有一次,我在办理一起涉及房屋登记的行政案件时,作为妯娌的双方当事人对房产分割协议的真实性产生很大争议,原审法院对此也认识不一。而在我看来,行政审判没有必要直接对复杂的民商事问题作出判定。犹豫不决之际,我选择了向合议庭成员金刚求助。本以为这个整天翻译美国商法案例的民商法专家,会从法理上引经据典地分析一番,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他问我:“房子居住了20年都没有争议,怎么现在突然打起了官司?”我说:“因为要征地了。”金刚大手一挥说到:“这就是了,无利不起早,哥哥在时她作为弟媳不和嫂子要房子;哥哥不在了,房子要变现了,她才跑出来以20年前的合同没有签字为由主张要回房子。你说的行政审判不宜对争议较大的民事问题直接作出判断的观点我同意,但这个案子如果仅仅因为一个法律技术问题选择支持原告,那不会让相信法律的人失望吗?老百姓会怎么看待我们……” 这就是金刚,他从不掩饰自己的观点,也从来不怕得罪人,他把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作为自己的职业追求,融入一个个具体案件当中。群众的诉求,无论多么繁琐,始终都是他关注的焦点;百姓的委屈,无论多么细微,他从来都眼里不揉沙子。 2017年6月8日,四巡走进安徽大学法学院,金刚作为合议庭成员,参加开庭审理了一起标的额达2.67亿元的股权纠纷案。案件的庭审过程异常激烈,在审判长宣读判词后,看到败诉方的律师并不服气,性格倔强的金刚当庭针对案件发表了辨法析理的解说,深入透彻地阐述了判决理由,赢得旁听师生的热烈掌声,最终,败诉方的律师也表示认同。我们四巡的李广宇副庭长曾在自己的朋友圈里这样评论金刚说:“你在庭上的当庭说理,我听了也是如醉如痴。” 积土成山,积水成渊。金刚在法庭上的出色表现,与他爱读书、爱学习是分不开的。平日里他只要一有时间,就会坐在书桌旁,如饥似渴地阅读,尤其是遇到涉及国外法治发展动态的重要信息,还要详细摘录下来作为研究素材。金刚去世后,我们在他的办公室里,整理出来的打印版英文资料摞起来有1米多高,上面满是他用红笔所做的标记。而当我们在宿舍为他收拾遗物时,他所有的个人物品,居然装不满一个小小的纸袋子…… 金刚是我的同事,更是我的良师益友。有一次散步时,他建议我说:“有时间的话你还要学好德语,德国的行政法是极具学习借鉴意义的。如果我再年轻几岁,我肯定也要深入研究行政法。你正值当年,一定要开阔视野,努力进取,争取有一番作为。”我曾和金刚说好,哪天有空请他就民事行政交叉案件的审理,给我们行政审判团队好好讲一课。但是,繁忙的工作,始终未能让这一想法变成现实。在四巡工作的十个多月时间里,金刚常常很晚才回宿舍,节假日很少休息,总是想把工作做到最好。去年“十一”,金刚难得休了5天年假,回湖南老家探望70多岁的老母亲。结果临走前的那天下午,他还恋恋不舍地到处找人合议案件,似乎那些案子就是他不能带走的孩子。休假回来的第一天,面对一摞摞案卷,他满怀激情地说:“终于要开始工作了,有多少案子,我办多少案子……”没有想到,从不食言的金刚,这次却再也无法兑现自己的承诺。 “人生辉煌在四巡!生是四巡人,死是四巡鬼。”金刚曾经这样表达对四巡工作的热爱。没想到,一语成谶。他把所有的灿烂和热情都给了他热爱的司法事业;他把忠诚融入了对初心的坚守、对法治的追求,将生命化成了法治天空上的绚烂色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