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在线投稿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2024-07-27
星期六

《中国审判》34 188 出版日期:2017-12-05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指导法院工作

文 | 缪蒂生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战略判断,深刻阐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确定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目标,对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全面部署,指明了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方向,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人民法院事业也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当前人民法院的首要政治任务是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跟时代要求,把握政治站位,发挥职能作用,作出新的贡献。

一、增强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人民法院工作的认识

伟大事业需要科学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丰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党治国理政新境界、管党治党新境界,在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展示出鲜明时代性、实践性和人民性。广大法院干警应当深刻把握其精神实质。

(一)坚定政治信仰。信仰来自于深刻的领悟和内心的认同。党的十九大报告深刻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这一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经受了实践检验的强大思想武器,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人民立场,必将有力凝聚全党全国人民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推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要在学懂上下功夫。学懂是前提。人民法官要做到在思想上理解和认同,把理想信念、法治信仰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社会规律、司法规律的正确认识上,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更好地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推动人民司法事业实现新发展。

(二)坚定政治站位。新时代人民法院和广大法官坚定政治站位,必须深刻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报告,深刻把握新论断、新特点、新目标、新要求,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重大战略部署上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旗帜、砥砺奋进,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全面推进新时代人民法院工作实现新发展。要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司法实践、推动司法工作。要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四个意识”落实在法院工作岗位上、落实在为人民司法行动上,不折不扣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决做到维护核心、绝对忠诚、听党指挥、勇于担当,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三)明确政治要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全面依法治国、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强人民法院工作等重要论述为人民法院发展明确了方向。要紧密联系法院工作实际,进一步明确新时代人民法院工作任务,在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找准位置、发挥作用、作出贡献,切实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到人民法院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认真回顾总结人民司法的发展史,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法院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基本经验,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更好践行党的宗旨。坚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修养,研究推进新时代人民法院工作新发展的思路,特别是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方案的思考。加强关于法治建设、司法改革等重要部署的理解和落实,为促进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凝聚强大力量。

二、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发展的基本规律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极不平凡。在这5年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辉煌成就。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紧密联系人民法院工作实际,把握司法发展基本规律,学以致用,推动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世界司法文明发展提供中国经验、中国方案。

(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法院始终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党的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人民法院工作全过程和各方面,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不断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作为人民法院工作的重要内容。坚持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按照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努力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优越性。

(二)坚持司法为民。十八大以来,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的外部环境,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一系列深刻变化,人民法院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将人民的利益置于最高位置,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政治导向,把党的群众路线贯穿到司法活动的全过程,践行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依法严厉打击各种严重侵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依法纠正一批重大冤假错案,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以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为目标,深化司法改革,推出一系列便民利民举措,深入农村、社区和企业,及时解决人民群众难事,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着力解决“六难三案”“执行难”等问题,人民法院各项工作都得到长足发展,创造出顺应时代发展的司法新伟业。

(三)坚持改革创新。按照党中央要求,以法官员额制、司法责任制、司法职业保障、省以下人财物统管和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为主线,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事。这场改革动真格,下真功夫,步入深水区、攻坚期,啃了许多难啃的硬骨头,在中国司法发展史上,无论是广度、深度、力度还是难度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处在审判实践一线的广大法院人都亲身经历了一场触及灵魂、涉及切身利益的自我革命,真正从体制、机制上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改革。人民法院主动拥抱新一轮科技革命,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助推司法体制机制创新,提升了审判质量和效率,有力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文明。

(四)坚持清正清廉。牢记共产党人历史使命,始终把队伍政治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坚持把握党的建设总要求,教育引导广大法院干警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院。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持之以恒地正风肃纪,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入整治“四风”问题,坚持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严监督,以零容忍态度惩治司法腐败,使广大干警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确保公正高效廉洁司法。着力提升法院队伍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能力,努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法院队伍。

(五)坚持公开公正。人民法院始终坚持以公开促公正,以公正提公信。坚持公开司法,从案件的立案、审判到执行等各方面,将办案的全过程置于阳光之下,自觉接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方面的监督。创新工作方法方式,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健全网上信息查询,打通与人民群众联络的各种渠道,确保公开公正司法。大力推进法院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加强业务培训和审判管理,提高审判本领,着力提升人民法院队伍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能力。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努力建设智慧法院,整合司法资源。

三、人民法院在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新任务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对人民法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新时代司法理念,以优质的司法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在新时代对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更高需求提出了新的任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必须把握:

(一)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判断。党的十九大提出:“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一新判断对人民法院也提出新的要求和任务。实现新时代人民法院工作新发展,必须准确把握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这一变化是巨大和极为深刻的,要求我们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在社会快速转型的当代中国,经济社会越发展,各种新类型案件必然产生越多,人民法院也必然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对于这一点,必须有足够的战略清醒和战略定力。应当在准确理解、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础上,更加关注社会公众对司法提出的新要求,更加主动、积极地适应社会发展和纠纷形态的新变量,围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核心要求,不断调整优化组织形态与运行机制,探索法院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

(二)“历史交汇期”和“两个15年”总体设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人民法院所承担的任务是不同的。任务只会越来越艰巨,要求只会越来越高。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人民法院要拿出实实在在的举措,一个时间节点一个时间节点往前推进,以钉钉子精神全面抓好落实。首先在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要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战略部署,结合人民法院工作实际,确保把各项部署落到实处。认真履行司法职能,切实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促进法治中国建设。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依法惩治各类刑事犯罪,促进平安中国建设。提升民商事审判行政审判和执行工作水平,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等,特别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积极研究出台、完善相关司法解释、司法政策,妥善审理各类案件,积极服务保障国家重大战略实施。

(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明确,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在人民法院工作中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在法治中国建设中的体现。只有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路,才能确保中国的法治建设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只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的法治建设才有方向、有章法、有力量。要按照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优越性。

(四)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司法体制改革在体制机制上双重推进,不断强化司法责任制,坚持以人民群众的期盼为目标,坚持以公开促公正,坚持走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之路,坚持以信息化为支撑,成果显著,思路和方向是正确的,深化司改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势在必行。目前,人民法院正在进行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繁简分流、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法官单独职务序列等各项改革,包括法院内设机构改革,如诉讼服务中心、律师服务平台和12368诉讼服务智能平台建设,以现代科技手段提升司法质效,破解诉讼难执行难等问题,都已取得初步成效,赢得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必须紧跟新时代发展步伐,作出具体部署,抓住时间节点,循序渐进,紧紧围绕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中的重点和难点抓好落实。

(五)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人民法院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切实履行司法职能,切实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促进法治中国建设。在创新司法体制机制中,要继承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传统、吸纳世界优秀的司法文明成果,还要探索新的方式方法,将道德的教化寓于司法实践中,在审判中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充分考虑民间习俗和道德规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实现司法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司法改革的认同感和获得感。

(六)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人民法院工作是体现党的宗旨、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桥梁。扎实做好新时代人民法院工作,关键在于人民法院队伍的整体素质。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学习,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面增强履职本领,加强实践,奋发有为,真抓实干。要增强自觉接受监督意识,保证人民群众的参与和监督,紧抓正风肃纪、反腐倡廉不松劲,让广大法官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习惯在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公正司法和健康生活。要以完善审判流程公开、庭审活动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四大平台为载体,着力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杜绝暗箱操作,让司法权在阳光下运行。要启动人民陪审员倍增计划,改革人民陪审员制度,发挥好人民陪审员职能。要发挥典型引路作用,努力做新时代公正为民的好法官、敢于担当的好干部,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新贡献。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不良信息举报  |  投稿信箱  

关注《中国审判》
Copyright © 2012-2024 www.chinatrial.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编:100745 联系电话:010-67550550/67550645 杂志社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2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6485号 | 京ICP备 13051393号-1
《中国审判》杂志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