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在线投稿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2024-03-29
星期五

《中国审判》2016.14 144 出版日期:2016-07-20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法院文化:理与术

感悟法院文化

文 本刊记者 宣海林

   在骄阳似火的七月,我又一次来到了浙江省温州乐清市人民法院。

   迎接我的,除了那似火炉一般的炙热天气和一场不期而遇的台风,还有一场激烈的羽毛球友谊赛。

   这是一场例行的每三天一次的乐清法院羽毛球友谊赛,硕大的羽毛球馆几乎被乐清法院的同志们包了场。参加人数之多,不禁让人惊叹这项运动在乐清法院的普及程度。而更令人吃惊的是,现场竞技的激烈程度之甚、参与者的热情之高,尤其是整体水平之出类拔萃,竟让我这个很少遇到对手的羽毛球爱好者有一种深深的挫败感。

   参与乐清法院的业余羽毛球友谊赛,对我来说已经成为到乐清的保留节目。第一次到乐清采访的当天,在简单的晚餐后,本以为好客的温州人会请我继续去消夜或者搞点什么别的娱乐活动,但是,当一只羽毛球拍递到我的手上的时候,我还是有一些讶异:这个法院的待客之道真是有点与众不同。

   慢慢地,我与这些似乎在各方面都与众不同的温州人熟稔了起来,也逐渐了解到这项运动只是他们法院业余集体活动中的一项,了解到这群身处中国民营经济最发达地区的法官们的工作与生活。在与他们交过几次手、亲身感受到他们在运动场上的霸气侧漏与团队协作后,对于这群仅以区区不到百人的规模,就在这个位于中国经济百强县前几位但其实更为低调的地域、轻松娴熟地每年办理两万余件案件的法官队伍的风貌,我已经有了更为深刻的体会。

   而这次的体会则让我更有感触。因为,我这次采访的主题是法院文化建设。

   到温州的法院采访法院文化,有些同事表示不解:温州有“文化”吗?

   我知道,在他们的脑海中,似乎只有拥有厚重历史、古迹遍地的地域,才配谈论文化。对于一个以民营经济起家、似乎人人都在追逐财富的地区,也能有文化?

   “这些干警们在球赛中体现出来的体育精神,正是我们乐清法院积极向上、团队协作、开拓创新、勇于进取的法院文化。”乐清法院院长林向光的一席话,消解了我心中一丝小小的疑问,也为我找寻中的法院文化建设提供了更直观、更全面、更深入的观察视角。

   国家法官学院教授吕芳说,当前的法院文化建设,是一个逐步深入到文化本质的过程。诚哉斯言。我在不少法院采访的时候,总是能够见到一些千篇一律的文化展板或者一些连自己人也难以参透的符号化建筑与设计。我有时候想,这些所谓的文化符号或者标志,除了装点门面或者应付检查考核外,难道还能有什么实质性的作用吗?

   文化不是挂在墙上的,而是深入人心的。如果一种文化载体不能得到人们的认同,不能让周围的人发自内心地主动参与,那只能是一种符号或形式,并没有什么实质性意义。乐清法院自发组织的这些体育活动,促进了团队的凝聚力和协作力,更重要的是,它们得到了几乎全体人员的高度认同、积极参与、深切热爱,而这种体育精神更是渗入到日常工作中,成为一种标志性的乐清法院文化。这种几乎不用组织宣教、强制参与的形式,深入到法院内外群体的内心,以最小的成本取得显著的成效,成为一种务实而高效的法院文化建设路径。

   更为重要的是,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不仅体现在团队活动中,更真切地渗透到日常工作中,乐清法院法官们爱岗敬业、耐心细致、才高业精的形象,也得到了社会公众的高度肯定。处于被称为中国经济晴雨表的温州地区,经济发展跌宕起伏,民间纠纷错综复杂,而乐清法院的纠纷化解能力和业绩,却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就是最直观的表现。

   这种由内而外的文化建设路径,或许是走在前列的法院在文化建设中共同的思路与感悟。不久前,在祖国的西南边陲,在大理法院,我同样看到了一群在法院文化建设中不懈探索的法官们。他们在日复一日的司法工作中,看到了传统文化与民族习俗在诉讼与调解工作中的奇妙作用,创造性地将这种传统文化与民族习俗融入到自己的司法工作中,并演绎出了从“请进来”到“送出去”再到立体型全方位的法院文化建设模式。这群怀有朴素情怀的乡土法官,将自己世居地域的文化传统和日常习俗融入到自己的工作中,不仅影响了诉讼双方当事人,更以一种推己及人的理念,以一己之力推动了传统文化一定程度的复兴、延续以致兴旺,不仅塑造了具有本地特色的法院文化,更发挥了法院文化的影响、塑造甚至引导作用,使大理法院的文化建设不仅根植于大理深厚的文化底蕴,更型塑并融合为大理文化的一部分。这样的法院文化建设,已经突破了司法的界限,成为社会整体文化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

0.28.jpg

洱海夕照 摄影 赵子忠

   大理之行给了我很大的震动。这些边疆地区的法官们,在哪怕是一辆能够在山区派上大用场的巡回审判车也要多方争取反复改造而成、物质条件很有限的条件下,在远离现代文化中心、接受现代法治教育培训机会很少的客观条件下,依然能够时刻葆有对法治的信仰、对司法的热爱、对民情的关切,时刻保持充满激情的工作态度、质朴的为民情怀、朴素的公正理念,在此过程中型构的一种朴素的法院文化,不仅无缝融合了当地的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司法理念,有效提升了司法的水平、司法的认同度,而且以自身亲和的姿态、公正的形象、权威的裁判,赢得了大众的肯定。

   智慧在民间。在这次关于法院文化建设的采访组稿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中国的当代法官们对于司法工作的热爱,以及发挥主动性创造性,通过包括法院文化在内的多种渠道不断提升司法能力和司法公信力,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大众的敬业精神。是的,法院文化建设没有一成不变的、整齐划一的固定模式可供遵循,也没有必要将过多的精力放在一些外在的形式化的符号或设计上,但是,通过各种形式凝聚法院干警团队、打造一支崇法尚德、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司法队伍,可能才是法院文化建设的真正精髓所在。

   这种在繁重的工作之余仍然不忘初心,以一种不断进取、勇于担当、信念坚定的无私奉献精神,致力于时刻为社会大众提供力求完美的司法服务的工作精神和群体风貌,不正是一种当下正在形成的法院文化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不良信息举报  |  投稿信箱  

关注《中国审判》
Copyright © 2012-2024 www.chinatrial.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编:100745 联系电话:010-67550550/67550645 杂志社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2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6485号 | 京ICP备 13051393号-1
《中国审判》杂志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