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在线投稿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2024-04-16
星期二
 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文化 >> 荐书平台 >> 网友热荐 >> 正文
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
作者:杨绛    分类:网友热荐    阅读:4384    评论:0    发布:2014-10-21 16:36:24

内容简介:

杨绛是钱钟书的夫人,写这本书的时候,已经96岁高龄。在书中自称“前朝遗老”,并且还拉上奥勒留,思想蔚为活跃,如果我们不看内容,实在看不出是一个90多岁的人写的文字。书中所传递的观点,也只有像她这样已经积累了一生、思考了一生的人才能拥有。我对人生的理解没有杨绛那样深刻,也还没有到理解深刻的时候,但是,毕竟有所感悟。

我最想不通的一个问题是:人活着到底有什么意义?在《你的第一本哲学书》里面,内格尔说不要从整体上去考虑这个问题,也许人活着只是一出闹剧。那么我就想啊,人生是不是就可以随遇而安,不去积极的面对?那我还活着干嘛?但事实上,这个问题没有那么简单,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必须认识到生命的偶然性。

达尔文是一个极其伟大的思想家——也许是目前为止最伟大的一个思想家,为什么说他极其伟大?是因为他所阐述的物种起源的理论揭示了包括生命在内的最基本的原理——适者生存。我们的生命也是一样,在漫长的岁月中,生命的偶然出现(虽然这个过程也存在着无数次的选择和积累,但是与整个过程相比,它是一个“刹那”),只是因为环境选择了它,没有必然性,只是在大量的选择中,刚好留下来了而已。从这个角度讲,应该把突变,随机看成是一个过程的起点,而不只是看成偶然、突发事件。所以,对待人生的态度,不要觉得自己有什么意义,不要觉得什么必然,但是却又不可不为,因为有几千万年的历史,几十亿的人在推动着,个体与之相比,实在是渺小,微不足道。

杨绛在她的书里,引用弗洛伊德的理论,把“我”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她用灵性良心来代替超我,用灵魂来代替自我,用肉体代替本我,本我和自我没有分的很清楚。她没有说明灵性良心是从什么地方来的,为什么人会有灵性良心,而且是人的本性。我认为,灵性良心正是生命发展了几千万年所积累下来的一些最最基本的品质,人只有具备了这些品质,才能往前发展,但是这些品质又不代表个体,它是一种抽象的东西,是时间和个体数量累积的效果,所以,自身具备这些品质,又不具备这些品质,我们在具备这些品质的同时,还有本我的欲望,这些欲望不一定符合生命发展的方向,但是又一定是个体所需要。

再回到一开始的那个问题,我们活着到底是为什么?我如何让自己活得更有意义一些?杨绛说,需要信仰,只有有了信仰,人才能活得更有价值,我也比较认同,这是因为,信仰常常代表了那些最基本的品质,信仰不同于宗教,所谓的宗教,只是用一些仪式来表达这些信仰——这些仪式能够让信仰更深刻。如果把仪式本身当做信仰,也就本末倒置了。我们终归需要信仰,我们也需要信仰所需的仪式。为什么需要仪式?在《小王子》里面,有些提到。因为,那些信仰,那些品质符合人类全体长时间的最根本需要,个体通过锻炼,让自己能够克服私欲,一定会在活着的时候,体会到最大的成功。虽然这个成功,在某一个社会形式下,在某一个时间点,可能表现形式不一样,其他人也不一定理解,但是对于个体本身,是一定能够在具备这些品质的时候,获得最大的活着的满足感和存在感——这是生命最根本的需求。

另外,文中还提到一个观点:理智是为肉体服务的。我基本上赞同,很多时候,理智会为了自己的需要,刻意的掩饰,隐瞒,而自己是发现不了,其实自己的理智的出发点是自己的私欲,所以,很多人自己做了一些不应该的事情而不自知也是很可能的。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拥有那些信仰,尽量让自己接近真实,而且能够让自己开放外界的反馈渠道,这是最基本的处事原则。

杨绛能够在96岁高龄,思考和总结这些问题,并能成书,实在让人佩服,她一定具备那些最基本的品质,才能够如此坚持。如此深刻的人生体验,为什么不去看看呢?


作者简介:

杨绛,著名作家、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本名杨季康,生于1911年7月17日,祖籍江苏无锡,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5—1938年陪同丈夫钱锺书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杨绛先生的主要作品有《洗澡》、《干校六记》,另有《堂吉诃德》,西班牙流浪小说《小癞子》等译著。在丈夫和女儿相继辞世后,她于2003年出版了《我们仨》,2007年出版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百岁之后,她又于2012年出版《杨绛文集》八卷,2014年出版《杨绛全集》九卷和小说《洗澡之后》。她怀着对亲人的无尽思念,全面整理钱锺书先生的遗著,先后出版了《钱锺书集》(全十册),《钱锺书手稿集》之《容安馆札记》(全三册)、《中文笔记》(全二十册)和《外文笔记》(第一辑全三册)。

精彩书评:

杨绛九十六岁开始讨论哲学,所讨论的是人生最根本的问题,同时是她自己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她是在为一件最重大的事情做准备。走到人生边上,她要想明白留在身后的是什么,前面等着她的又是什么。这便是本书的两大主题:人生的价值和灵魂的去向。她的心态和文字依然平和,平和中却有一种令人钦佩的勇敢和敏锐。

——周国平《人生边上的智慧》

推荐单位:荐书堂    推荐人:周国平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中国审判杂志社”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审判杂志社,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和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本网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审判杂志社”。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审判杂志社)”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同中国审判杂志社联系的,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不良信息举报  |  投稿信箱  

关注《中国审判》
Copyright © 2012-2024 www.chinatrial.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编:100745 联系电话:010-67550550/67550645 杂志社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2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6485号 | 京ICP备 13051393号-1
《中国审判》杂志社 版权所有